[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6972.6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庞爱民;张宁;龚露露;蔡彦;夏萍;胡发灵;常智俐;罗国旗;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24;C09D175/14;C09D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防爆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防爆膜,包括基膜(2)和贴合在基膜(2)上的硬化涂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涂层(1)包括内层抗菌剂涂层(11)和外层抗菌剂涂层(12),其中所述内层抗菌剂涂层(11)更靠近所述基膜(2),所述内层抗菌剂涂层(11)与外层抗菌剂涂层(12)相比,所含抗菌剂的相对浓度较高、粒径较大;
所述硬化涂层(1)的主要原料及其质量份为:
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10~90份
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 10~90份
光引发剂 1~10份
抗菌剂 1×10-5~1×10-3份
流平剂 0.01~0.50份
其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和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的质量份总和为100份;
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颗粒,所述内层抗菌剂涂层(11)中的纳米银颗粒粒径为70~150nm,所述外层抗菌剂涂层(12)中的纳米银颗粒粒径为10~60nm;
所述内层抗菌剂涂层(11)中纳米银的含量为100ppm~1000ppm、外层抗菌剂涂层(12)中的纳米银的含量为10ppm~8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或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为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 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 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或2-羟基-2-甲基-苯基丙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芳基改性有机硅助剂、聚酯改性有机硅助剂和聚醚改性有机硅助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爆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胶层(3)和离型膜(4),所述安装胶层(3)两表面分别贴合基膜(2)和离型膜(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抗菌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按硬化涂层(1)的组分及其质量份称取原料,加入酯类溶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抗菌剂涂料和第二抗菌剂涂料,所述第一抗菌剂涂料与第二抗菌剂涂料相比,选用的抗菌剂相对浓度较高且粒径较大;
2)在基膜(2)的表面上涂布一层第一抗菌剂涂料,烘干后UV固化,得到内层抗菌剂涂层(11);
3)在内层抗菌剂涂层(11)的表面涂布一层第二抗菌剂涂料,烘干后UV固化,得到外层抗菌剂涂层(12);
4)将基膜(2)的另一表面涂布安装胶层(3),并与离型膜(4)进行复合,从而制得抗菌防爆膜;
其中,所述硬化涂层(1)的组分及其质量份为:
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10~90份
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 10~90份
光引发剂 1~10份
抗菌剂 1×10-5~1×10-3份
流平剂 0.01~0.50份
其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和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的质量份总和为1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9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分区相邻判断方法及清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集成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