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7113.9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巫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橙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5/00 | 分类号: | E01H15/00;F16F15/04;F16F15/067;G12B1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朱斌兵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式 红外传感器 安装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包括推动把手、移动脚轮、稳定辅脚和寻找器底板,所述寻找器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寻找器底板,且寻找器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粘连勾面,所述粘连勾面关于固定底板的底端呈等间距分布的结构,所述固定底板的底端设置有防撞结构,且防撞结构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传感器主体,所述寻找器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寻找器底板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辅脚,所述寻找器底板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脚轮。本发明通过寻找器底板底端的粘连勾面便于回收寻找,该结构可使传感器被动安装在寻找器底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电子仪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某些特征。它通过发射或检测红外辐射来做到这一点。红外传感器还能够测量物体发出的热量并检测运动。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汽车、电视红外探测器也用在户外的野营或是军事侦查类,把红外探测器广泛的分布在户外,通过回收到的信号分析,达到侦查的作用,但是此类红外探测器不便于回收寻找:
第一,传统的一种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不便于回收寻找,不可被动安装在寻找器上,因为传感器的体积较小,且在户外面积太大遮挡物也多,当损坏后只能当做报废处理,成本较高且不环保;
第二,传统的一种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不便于防护红外传感器,此类红外传感器放置在室外,容易被野兽踩踏或是撞击,导致损坏传感器的灵敏度;
第三,传统的一种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此类红外传感器放置在室外,不便于防晒防水,长期使用会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回收寻找、不便于防护红外传感器和不便于防晒防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包括推动把手、移动脚轮、稳定辅脚和寻找器底板,所述寻找器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寻找器底板,且寻找器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粘连勾面,所述粘连勾面关于固定底板的底端呈等间距分布的结构,所述固定底板的底端设置有防撞结构,且防撞结构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传感器主体,所述寻找器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寻找器底板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辅脚,所述寻找器底板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脚轮。
优选的,所述防撞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粘连毛面、防护外圈、固定卡槽、弹性元件、连接半球体和限位卡块,所述防护外圈和防水结构之间贯穿连接,所述防护外圈的两侧、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粘连毛面,且粘连毛面和粘连勾面之间粘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圈内部的两侧、顶端和底端均镶嵌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呈“半球形”的外形,所述固定卡槽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和限位卡块相互配合的连接半球体,所述连接半球体呈“弧形”的外形。
优选的,所述防水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防水内圈、连接卡块、缓冲金属圈和防尘槽,所述防水内圈和限位卡块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内圈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槽,且防尘槽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金属圈,所述缓冲金属圈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卡块和防尘槽之间呈卡合关系,所述连接卡块、缓冲金属圈和防尘槽关于传感器主体的轴心呈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缓冲金属圈和防尘槽均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连接卡块的中轴线上下对称分布,所述防水内圈和传感器主体之间通过防尘槽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机构不仅实现了便于回收寻找,实现了便于防护红外传感器,而且实现了便于防晒防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橙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橙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