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用杀猪笼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7458.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王超;蒋光义;陈虎城;唐屹;黎青波;姜玮;李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B1/00 | 分类号: | A22B1/00;A22B3/10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张学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用杀猪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用杀猪笼,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块带动所述第一挡板向所述第一气缸的方向靠拢,从而抵持猪的两个后脚,对猪脚进行约束,两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并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两组所述支撑组件收缩,使得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向下运动,对猪的身体进行约束,猪头进入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从而对猪头也进行了约束,使得杀猪的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员对猪进行人工固定,所述第四气缸伸展,所述第四连接块带动所述刀片向猪头的底部运动,从而进行杀猪工作,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节省了劳动力,操作简单,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用杀猪笼。
背景技术
在这个信息科技时代,农村里杀猪仍然用着传统老套的办法,传统的杀猪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工,一般需要5至6人一起固定猪,费人力,造成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用杀猪笼,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杀猪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工,一般需要5至6人一起固定猪,费人力,造成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便用杀猪笼,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四个第一通孔,四个所述第一通孔均位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上方,且四个所述第一通孔呈正方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面,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
所述便用杀猪笼还包括两组第一支撑组件、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挡杆、第二挡杆、第二挡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两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并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并均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底部,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侧面,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竖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挡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
其中,每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杆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横杆的底部。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还具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一刀孔,所述第一刀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