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屏幕缺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7765.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倩倩;戴宜全;王二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96 | 分类号: | G01N21/896;G01N21/88;G01N21/89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屏幕 缺陷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屏幕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本发明特别设计的背光LED光源及配套的缺陷识别算法可以快速实现手机屏幕缺陷检测。具体为,选用灯珠为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和白光LED进行均匀混合布置构造平面光源或半球无影光源,且不同光色的LED进行单独控制其亮暗。使用平面光源时,待检测工件放置在中空的支撑架上由透明传输带运输到光源上方,分别点亮不同色光并拍照,对得到的4幅图像进行逐像素点对比分析,差异大的点即为缺陷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屏幕缺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屏幕缺陷检测是手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手机屏幕缺陷对消费者的体验影响巨大,各大厂商都非常重视。而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抽检来完成,检测准确率和效率不一,极大的影响了流水线节拍和生产进度调度,且有不良品进入下道工序,缺陷检测自动化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缺陷检测方法和装置,其检测准确率高、速度快。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屏幕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件支撑架、特制光源模块、传输模块、接近开关传感器、成像模块和软件模块,所述特制光源模块为平面光源或半球无影光源,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传输带和连接前道工序的连接桥,所述连接桥设置在所述传输带的一端,所述接近开关传感器设在所述传输带的上方,所述成像模块包括相机和镜头,所述工件支撑架由上道工序通过连接桥进入传输带上,所述特制光源模块、传输模块、接近开关传感器和成像模块与所述软件模块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当采用平面光源时,光源布置在传输带下方,且发光面向上,当采用半球无影光源时,光源布置在镜头前端(下方),发光面向下。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件支撑架为中空边槽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手机屏幕工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平面光源的表面设有起到保护和均光作用的毛玻璃,基于此得到了漫反射背光光源。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面光源其选用灯珠为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和白光LED进行均匀混合布置构造平面光源,且不同光色的LED进行单独控制其亮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半球无影光源包括半球壳体,所述半球壳体内设有混合LED灯珠10和半球无影光源的挡光板,所述半球壳体的顶部开有开口,方便相机镜头透过所述开口进行拍照,且不同光色的LED进行单独控制其亮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半球无影光源其选用灯珠为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和白光LED进行均匀混合,布置在半球切平面内侧环周,发光面照向半球内表面,在半球内表面涂有白色哑光漆,起到漫反射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当采用平面光源时,所述的传输模块其传输带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近开关传感器布置在传输带上方靠近相机和传输带来料一侧,用以感应工件到达并延迟触发相机拍照,延迟时间由实验确定,以保证拍照时工件处于图像中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手机屏幕缺陷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首先工件支撑架及样品由上道工序通过连接桥进入传输带,然后当接近开关感应到工件支撑架及样品到达其下方时触发延时拍照,拍照过程为依次打开某一种色光的LED并拍照,即共拍摄4次分别对应于不同单独色光的打光条件,拍照完成后上传给软件模块即进行图像分析,判断样品是否为缺陷,无缺陷样品将进入下道工序。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软件模块主要实现以下算法:
1)控制分别点亮不同色光并用彩色相机拍照;
2) 对拍摄的4幅图像进行逐像素值逐点分析,4张图中同一位置的4个像素值,如果有其中一个比其他3个值相差显著则其是潜在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