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聚烯烃材料的亲水性改性处理液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8026.5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胡鹤滨;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美滤膜(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26 | 分类号: | B01D71/26;B01D67/00;D06M15/423;D06M15/61;D06M13/256;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迪信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85 | 代理人: | 宁菁 |
地址: | 226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烯烃 材料 亲水性 改性 处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聚烯烃材料的亲水性改性处理液,包括带有胺基的高分子交联剂、聚乙烯醇或聚乙烯亚胺高分子、以及强酸催化剂;其中,该带有胺基的高分子交联剂的重量比为0.1%至30%,该聚乙烯醇或聚乙烯亚胺高分子的重量比为0.1%至30%,该强酸催化剂的重量比为0.1%至10%。该亲水性改性处理液能够使得疏水性多孔聚烯烃材料变性成永久性的亲水性多孔聚烯烃材料。经过该亲水性改性处理液处理过的多孔聚烯烃材料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以上,再测其在常温下与纯水的接触角,其对纯水的接触角小于10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久亲水性改性处理液,尤其涉及疏水性多孔聚烯烃材料的亲水性改性处理液。本发明为于2017年03月21日提交的发明创造名称为“亲水性多孔聚烯烃材料及其亲水性改性处理方法”(申请号:201710167579.4)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多孔聚烯烃材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以及其他结构中仅含碳、氢元素的疏水性聚烯烃高分子,由于其优良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多孔聚烯烃材料可制备成微孔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微孔纤维无纺布等产品。但是由于其材料本质是疏水性,所制成的产品直接应用在含水液的液体过滤或接触时,存在着无法被润湿的技术瓶颈:多孔聚烯烃材料由于材料的疏水性,其应用范围受限,不能直接应用在水性溶液领域。
解决上述无法被水液润湿的方法,通常是使用诸如酒精等具有低表面张力的润湿液,预先把疏水性多孔聚烯烃材料充分润湿。润湿后的材料在去除多余的润湿液后,立即与水液接触,再进行后续的应用。这种方法缺点很多,例如由此获得的材料具有立刻亲水性,但是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亲水性处理的重复操作,使得操作繁琐等。
目前关于把疏水性聚烯烃材料改性为亲水性的已知专利或文献里,大都仅涉及非多孔材料例如不透薄膜、平板、固体物件的表面改性,尚未涉及多孔聚烯烃材料例如半渗透滤膜、无纺布、织布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永久亲水性的多孔聚烯烃材料,即:将材料放置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以上,再测其在常温下与纯水的接触角,其对纯水的接触角小于10度。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疏水性多孔聚烯烃材料的亲水性改性处理方法。
本专利对于“材料能被纯水立刻润湿”的定义是:取0.1毫升体积的纯水滴在材料表面,在常温下如果纯水在5秒钟以内能够自然分散于材料表面,而且其接触角小于10度则定义为能被纯水立刻润湿。
本专利对于“材料的立刻亲水性”的定义是:取0.05毫升至0.1毫升体积的纯水滴在材料表面,在常温下测量其接触角,若接触角小于10度则定义为亲水性。
本专利对于“材料的永久亲水性”的定义是:将材料放置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以上,再测其在常温下与纯水的接触角,若其对纯水的接触角小于10度则定义为永久亲水性。
本专利对于“材料的疏水性”的定义是:取0.05毫升至0.1毫升体积的纯水滴在材料表面,在常温下测量其接触角,若接触角大于90度定义为疏水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水性的多孔聚烯烃材料,所述多孔聚烯烃材料的表面和孔隙覆盖着高分子层,所述的高分子层由亲水性改性处理液发生高分子反应后形成,其中,所述的亲水性改性处理液为包括带有胺基的高分子交联剂(如:甲基化三聚氰酰胺-甲醛高分子),聚乙烯醇或聚乙烯亚胺高分子、对甲苯磺酸或其他强酸催化剂的水溶液;所述的材料具有如下的亲水性性质:将材料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以上,再测其在常温下与纯水的接触角,其对纯水的接触角小于1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美滤膜(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亚美滤膜(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8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