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深度可调节的生态土壤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9681.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峰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陵江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深度 调节 生态 土壤 药剂 注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深度可调节的生态土壤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包括固定板、电动机、液体药进口和导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边缘处固定有支撑板,所述药剂箱的顶部开设有固体药进口,所述电动机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药剂箱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所述液体药进口设置在药剂箱的侧面,所述电机轴通过皮带轮机构和活动筒相互连接,所述活动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注入管,所述活动板的端头处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侧的连接板上预留有通孔。该修复深度可调节的生态土壤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可直接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并且能够根据修复需求调整药剂注入的深度,既能够保证修复的全面均匀性,又提升了对土壤修复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修复深度可调节的生态土壤修复药剂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提升,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手段实现对空气污染的治理、生态土壤的修复和水污染的治理等等,而在土壤的修复之前需要对该处土壤进行不同层次的取样,对土壤受污染的成分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调配修复剂,再将修复剂注入土壤内实现修复的目的,例如公开号为CN209222875U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用液相药剂渗透注入装置,包括轴向加荷载支撑装置、土壤试样修复筒体和液相药剂注入组件,所述轴向加荷载支撑装置包括横梁架、导向杆、压板、承载板和底座…将配置的液相药剂通过修复注液端口注入到土壤试样中,替代传统的表面喷施药剂,药剂的渗入速率、增加了渗透面积,加强修复效果,便于将土壤修复筒从承载板上拆除,有效防止渗漏,密封效果良好。但是该污染土壤修复用液相药剂渗透注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1.该土壤修复装置需要将污染的土壤取出后,对取出的土壤进行修复,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操作麻烦,单次只能够对部分土壤进行修复,修复过后需要将土壤填回原处,并且无法保证修复的全面性,会出现遗漏的现象导致未修复的土壤影响其他土壤;
2.同时现有的大部分药剂注入装置仅能够将药剂喷洒的土壤表面,而土壤深层次受污染的部分依旧未能得到修复,无法在修复的同时调整修复深度,需要将地面挖至不同深度,这样会造成地面的不平整,修复效率也比较慢。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土壤修复药剂注入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深度可调节的生态土壤修复药剂注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单次只能够对部分土壤进行修复,修复过后需要将土壤填回原处,并且无法保证修复的全面性,同时现有的大部分药剂注入装置仅能够将药剂喷洒的土壤表面,而土壤深层次受污染的部分依旧未能得到修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修复深度可调节的生态土壤修复药剂注入装置,包括固定板、电动机、液体药进口和导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边缘处固定有支撑板,且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贯穿有药剂箱,所述药剂箱的顶部开设有固体药进口,且药剂箱的边侧螺栓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上端固定有圆板,所述药剂箱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且固定腔的下方固定有分隔板,所述液体药进口设置在药剂箱的侧面,且药剂箱的内部预留有连接腔,所述电机轴通过皮带轮机构和活动筒相互连接,且活动筒的顶部连接有活动杆,并且活动杆的侧面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活动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注入管,且注入管的侧面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端头处固定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杆外侧的连接板上预留有通孔,且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导轨和支撑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板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套板,并且套板和固定杆组成滑动结构,同时套板的长度和圆板的直径相等,而且圆板关于固定杆的横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套板的侧面和连接杆的一端相互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并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活动刷,同时连接杆和药剂箱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刷的底部和分隔板的上端面相贴合,且分隔板为网格状结构,并且固定腔通过分隔板和连接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峰,未经李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9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