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DN/AlH3 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9984.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陈红;胡翔;黄丹椿;汪慧思;杜芳;陶博文;邱贤平;顾健;庞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6B45/36 | 分类号: | C06B45/36;C06B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441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dn alh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硝酰胺铵/三氢化铝(ADN/AlH3)复合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微球的固体推进剂,该复合微球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ADN层,第一反应型保护层,AlH3层和第二反应型保护层,结构‑性能可调,制备工艺简单、安全、稳定,适合放大生产的需要,该微球吸湿率低、机械感度低,应用前景广阔。本发明复合微球适用于不同的粘合剂‑固化体系,可以用在HTPB、GAP粘合剂‑异氰酸酯固化剂体系中亦可以用在GAP粘合剂‑炔基固化剂体系中,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和成药性能,能显著提高固体推进剂低特征信号性能,可用于高能推进剂配方研究,也适用于丁羟推进剂性能提升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推进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DN/AlH3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微球的固体推进剂。
背景技术
ADN(二硝酰胺铵)有效氧含量接近AP(高氯酸铵),氧平衡为+25.8%,生成焓为-149.8kJ/mol,晶体密度为1.812g/cm3,具有能量高、成气量大、毒性小、燃气清洁、环境友好等特点,用其取代AP氧化剂,能够大幅提高推进剂的能量性能,降低特征信号,减少环境污染。有研究表明,在HTPB(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中使用40%的ADN,推进剂比冲可提高98N·s/kg;ADN用于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可将比冲提高7%,用于含铝推进剂,可将比冲提高10%。
AlH3(三氢化铝),其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1.8kJ/mol,密度为1.48g/cm3,氢含量为10.08%,储氢密度为148g/L,是液氢的两倍,相对于铝粉具有燃烧热更高、可产生小分子气体的优点,是固体复合推进剂中替代铝粉的理想燃料。据报道,在固体推进剂中采用AlH3替代Al粉可提高比冲98N·s/kg;在固液推进剂中采用AlH3替代Al粉可提高比冲313.6N·s/kg;在液体推进剂中添加AlH3可提高比冲264.6N·s/kg。
以AlH3、ADN和含能黏合剂组成的固体推进剂,其标准理论比冲可达 2881.2N·s/kg,比传统固体推进剂高20%~25%,而且环保洁净,是典型的高能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和洁净推进剂,因此,以AlH3和ADN组合应用的高能固体推进剂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但是一方面ADN吸湿性强,在相对湿度大于50%环境中10h内ADN晶体就会发生潮解,且与推进剂常用粘合剂体系不相容;而AlH3自身稳定性差、存在分解、自燃、自爆的危险,同时,它与含能增塑剂和氧化剂的化学相容性差,在制药过程易引起爆炸,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解决ADN的吸湿性、AlH3的高感度以及二者与推进剂组分的相容性是ADN和 AlH3在复合炸药和固体推进剂领域实现大批量应用的瓶颈技术。
为了降低ADN的吸湿性,国内外主要采用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采用球形化技术,改变ADN的形貌;二是对ADN进行表面处理,降低表面能,提高疏水性,阻隔与水的接触,从而达到改善其吸湿性的效果。如美国联合公司利用ADN在熔融状态下通过毛细管造粒技术使其球形化;美国航空战争中心 NAWC化学分部采用高温矿物油乳化—低温结晶的方式制备了球形化ADN;聚硫公司采用喷雾弥散辅以气相二氧化硅法,制备了防吸湿的球形ADN。德国 ICT采用流化床改进包覆造粒,制备球形化包覆ADN。国内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也采用上述类似的方法制备了包覆-球形化ADN。但是上述方法均要求在 ADN熔点(90℃)附近进行球形化,材料局部过热或聚集的现象易引发安全事故,且均难以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9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AlH<sub>3</sub>/MgCl<sub>2</sub>纳米复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 细粒度α-AlH<sub>3</sub>的合成方法
- 一种从AlH3/MgCl2纳米复合物中提取α‑AlH3粉末的方法
- 一种以二异丁基氢化铝和LiBH<sub>4</sub>作催化剂制备α-AlH<sub>3</sub>的方法
- 一种以二甲基氢化铝作为催化剂制备γ-AlH<sub>3</sub>的方法
- 一种离子液体法合成α-AlH<sub>3</sub>的方法
- AlH<base:Sub>3
- 一种机械力驱动液相反应制备α-AlH<sub>3</sub>纳米复合物粉末的方法
- 车辆用前照灯的开关装置
- 一种AlH<base:Sub>3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