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蟹混养用饵料投喂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0707.5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宋松伟;王连勇;邢佐平;郝咏芳;于洪波;王彩蕴;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B01F33/50;B01F27/70;B01F10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15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养 饵料 投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虾、蟹混养用饵料投喂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设有用于行走的滚轮,所述底座上端转动设有一个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左侧设有一个推杆,所述推杆左端设有便于手扶的扶手;所述活动座上方设有用于放置两种饵料的存储筒,所述存储筒左侧通过支持夹与活动座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存储筒内部水平设有至少一根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下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用于对物料进行切割搅拌的切割刀,本发明针对现有需求进行设计,提供了一种可以将两种饵料快速混合的机构,并在混合后可以根据抛料位置的需要调整喷料的方向和距离,再进行抛料操作,降低了喂食难度,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虾、蟹混养用饵料投喂装置及 方法。
背景技术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又名白虾、青虾、五须虾、迎春虾等, 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长臂虾科、白虾属,分布于中国大陆沿岸 和朝鲜半岛西岸的浅海低盐水域,以渤海和黄海产量最大,仅次于中国对虾和 中国毛虾,为重要的小型经济虾类,具有对温度、盐度适应范围大、食性广、 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优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俗称梭子蟹、飞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 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 区重要的养殖品种。
近年来,随着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等传统虾类养殖难度增加以及对虾 养殖向低盐地区发展,脊尾白虾迅速成为沿海滩涂地区主要的特色水产养殖品 种,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快速增加。脊尾白虾个体小,虽然绝对 储渔量不大,但相对种群密度高,制约了其单产的提高;三疣梭子蟹生性凶猛, 同类互残严重,养殖密度亦不宜过高;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混合养殖可有效 弥补单品种养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缺点,且整个养殖过程操作简单,易 被养殖户接受,便于示范推广。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虾、蟹进行喂食饵料,现有的喂食方式为人工抛投, 这种方式效率低,距离近,喂食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虾、蟹混养用饵料投喂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虾、蟹混养用饵料投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两侧对称设有 支腿,所述支腿下端设有用于行走的滚轮,所述底座上端转动设有一个活动座, 所述活动座左侧设有一个推杆,所述推杆左端设有便于手扶的扶手;
所述活动座上方设有用于放置两种饵料的存储筒,所述存储筒左侧通过支 持夹与活动座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存储筒内部水平设有至少一根转动轴,所述 转动轴上下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用于对物料进行切割搅拌的切割刀,所述存储 筒右侧设有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以实现切割刀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存储筒下端出料位置设有一个下料口,下料口处设有一个卸料阀门, 所述下料口下方设有一个筒体,所述筒体左端封闭右端开口,所述筒体左下侧 与活动座上端的支持柱转动连接,所述支持柱右侧的活动座上还转动设有一个 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筒体右下侧,所述筒体上端设有与 下料口相对应的进料口,进料口处配合设有集料筒,所述集料筒和筒体之间设 有用于封堵进料口的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左端连接用于带动其实现封堵的第二 伸缩杆,所述筒体内部设有用于将其内部的饵料高速推出的气动推料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设有两根,且以转动轴线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未经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0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