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式热量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1055.7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彬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8;F16L59/10;F16L59/135;F16L53/38;F16L57/04;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热量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式热量输送装置,包括多个所述输送管和设置在输送管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安装脚、固定架、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安装脚的顶端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与第一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相关技术领域。该节能式热量输送装置,通过直接将支撑架固定在防护层上,有效降低支撑架和输送管之间的热传导,同时在加热层中设置的导热丝,在导电片、蓄电箱和太阳能板的配合设置下,利用太阳能对加热层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保证输送管外周的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缩小输送管的内外温度差,有效降低输送管内部热量的散失,进而实现暖通空调的节能式热量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式热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空调的三个主要功能暖气、通风及空气调节都有相互关联,其目的是在合理的安装、运转及维修成本下,提供舒适温度及适当的室内空气品质。暖通空调系统提供通风功能,减少空气渗透,维持室内外或不同房间之间的压力关系,空气流进或流出房间的特性称作室内空气分布,在现代的建筑中,上述机能(包括其控制系统,及系统的设计及安装)会整合在一个或多个的暖通空调系统中。针对小型的建筑,承包商会直接依需求选择暖通空调系统及设备。若是大型的建筑,会由建筑设计者及机械、结构等工程师共同分析、设计并选定暖通空调系统,再由专业的机械承包商来安装。
暖通空调占地面积较大,通常设置在与建筑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这样在供暖时就需要架设管道进行送暖,由于输送时温度高、压力大、流速快,在运行时会给管道带来较大的膨胀力和冲击力,故此需在管道中安装支架,常规的支架就是直接与管道连接固定,然后再在支架和管道外周套设保温材料降低热量的散失,这样的设置中,并不能有效隔断支架与管道之间的热传导,散热损失较为严重,不仅对管道的保温结构造成破坏,还会造成能源和经济的极大浪费,而且现有的输送管在长期使用后受腐蚀容易出现蒸汽的向外渗漏,从而导致在管道外侧的保温层吸水后保温能力降低的问题,造成热量的巨大浪费,为此,特提供一种节能式热量输送装置,保证热量的高效率传输,达到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式热量输送装置,解决了常规的支架架设,并不能有效隔断支架与管道之间的热传导,散热损失较为严重,而且现有的输送管在长期使用后受腐蚀容易出现蒸汽的向外渗漏,造成热量巨大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式热量输送装置,包括多个所述输送管和设置在输送管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安装脚、固定架、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安装脚的顶端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与第一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输送管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第一卡板的内弧面和第二卡板的内弧面均与防护层的外表面贴合,且加热层的内部设置有导热丝,所述第一卡板的顶部和第二卡板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推动架,两个所述推动架靠近输送管一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杆,位于底部设置的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卡板并延伸第一卡板的上方,位于顶部设置的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卡板并延伸至第二卡板的下方,且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块,所述半圆块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设置有与导热丝相适配的导电片,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蓄电箱和太阳能板,所述导电片的表面通过导线与蓄电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蓄电箱的表面通过导线与太阳能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半圆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导电片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远离导电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片,且绝缘片远离套杆的一侧与导电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和套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绝缘片的一侧和滑槽远离导电片的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彬,未经薛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1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