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凸轮螺母结构的电动大巴智能刹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1326.9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虞邱健;双波涛;郑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T13/6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1 | 代理人: | 黄飞隆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凸轮 螺母 结构 电动 大巴 智能 刹车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凸轮螺母结构的电动大巴智能刹车系统,包括:底壳、第一制动蹄、第二制动蹄、传动轴、制动鼓、驱动件,通过逆时针旋转所述驱动件能够是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旋转进行制动,通过顺时针旋转所述驱动件,能够使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平移制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能够进行平移制动与旋转制动,从而在面对不同的路况时,能够择优旋转制动方式,保证制动力,并尽可能减少对摩擦片的磨损。通过设置驱动件,能够方便的控制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制动。通过设置调控阀,能够方便的控制驱动件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以进行不同方式的制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凸轮螺母结构的电动大巴智能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不断增大,传统汽车依靠燃烧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来提供动力,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同时排出的大量汽车尾气造成环境污染越来越重,也成为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青睐,特别是目前已经在大量使用的纯电动汽车。
鼓刹以其刹车力度大,成本低,被应用于大型汽车的刹车系统中。但随着车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对鼓刹的可调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的鼓刹单一的工作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于灵活的智能化调控需求。
传统的鼓刹中,制动蹄包括平移制动和旋转制动两种,平移制动具有接触面积大,磨损均匀且较小的优点,但相较于旋转制动,具有制动力较小的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制动方式进行调整的刹车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凸轮螺母结构的电动大巴智能刹车系统,所述的具有凸轮螺母结构的电动大巴智能刹车系统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上开设有轴孔,以所述轴孔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铰接孔与第二铰接孔;
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所述第一制动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内,所述第二制动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孔内;
传动轴,旋转连接于所述轴孔内,所示传动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
制动鼓,盖设于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
驱动件,旋转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驱动件以轴孔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所述驱动件上还具有拨杆,通过逆时针拨动所述拨杆,所述第一凸起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制动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同时所述第二凸起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制动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从而使所述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向远离轴孔一侧旋转,从而与所述制动鼓紧密贴合进行摩擦制动,所述驱动件以轴孔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三凸起部与第四凸起部,通过顺时针拨动所述拨杆,所述第三凸起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制动蹄的中部,同时所述第四凸起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制动蹄的中部,从而推动所述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向远离所述轴孔一侧平移,进而与所述制动鼓紧密贴合进行摩擦制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孔靠近所述第二制动蹄的一侧为小孔端,远离所述第二制动蹄的一侧为扩孔端,所述第二铰接孔靠近所述第一制动蹄的一侧为小孔端,远离所述第一制动蹄的一侧为扩孔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上以轴孔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组与第二滑槽组,所述第一滑槽组包括一端连通的第一横滑槽与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滑槽组包括一端连通的第二横滑槽与第二弧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13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