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批量测试通信设备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1758.X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霖;赵俊波;艾磊;李雷;邵伟;程永新;万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贾年龙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量 测试 通信 设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批量测试通信设备方法,在PC端搭建robotframework平台,PC通过路由器与多个被检测通信设备通信;在robotframework平台中执行循环脚本按被测试通信设备IP列表变量for循环执行自动化测试用例,同时数据库操作库通过socket通信识别本地数据类型,并根据数据库类型调用不同接口将当前被测试设备IP的地址存入本地数据库表中,自动化测试用例在被调用执行时,通过导入的varible变量文件调用数据库操作库获取被测试设备IP,最终ride根据测试结果按设备IP地址生成html测试报告。本发明解决了robotframework平台在批量执行通信设备自动化测试时,循环脚本中IP列表变量的值无法被测试用例获取输入的问题。使测试人员能够使用robotframework平台去批量测试通信设备,提升了测试人员在通信设备批量测试中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批量测试通信设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robotframework自动化框架广泛应用用于各类的自动化测试场景当中,但robotframework面向通信设备的测试应用时,难以做到基于通信设备IP集合,自动化的批量测试通信设备并产生相应测试报告。原因在于robotframework在运行测试用例时,实际是在后台调用pybot命令,运行自动化用例。每个用例运行时,均是解释器新调用的pybot命令,导致每次运行用例时,用例之间的内存无法共享,从而用例内部的公共变量无法在用例之间共享。这使得当我们需要依照已建立的测试用例库去批量测试一批通信设备时,for循环脚本导入的设备IP地址变量,无法被自动化测试用例库自动获取。这使得当测试人员面对大批量的通信设备测试需求时,无法自动的、一建运行测试用例,造成了该场景下,测试效率的低下。当前robotframework平台缺乏一种自动化批量测试通信设备的方法,目前国内无类似专利。
发明内容
针对robotframework平台在批量执行通信设备自动化测试时,循环脚本中IP列表变量的值无法被测试用例获取输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识别本地通用数据库类型并自动存储变量与获取变量,最终完成通信设备批量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批量测试通信设备方法,在PC端搭建robotframework平台,PC通过路由器与多个被检测通信设备通信;在robotframework平台中执行循环脚本按被测试通信设备IP列表变量for循环执行自动化测试用例,同时将当前被测试设备IP的地址通过数据库操作库存入本地数据库表中,自动化测试用例在被调用执行时,通过导入的varible变量文件调用数据库操作库获取被测试设备IP,最终ride根据测试结果按设备IP地址生成html测试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robotframework平台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创建robot用例,for循环遍历输入的设备IP的列表变量,调用数据库操作库识别本地通用数据库类型,依据数据库类型通过调用对应接口将for循环取出的IP地址存入本地数据库中;通过pythonsubprocess模块调用cmd,调用运行设备已有测试用例库执行自动化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操作库为基于robotframework框架的library库,数据库操作库通过socket通信连接本地并识别、登录本地数据库,并依据数据库类型通过调用对应接口将设备IP地址存储入本地数据库的表中或从本地数据库的表中取出存储的设备IP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已有测试用例库为已开发好的设备测试用例库,从varible变量文件中获取被测通信设备的IP地址,根据被测设备的IP地址,与被测设备通信连接,运行自动化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所述varible变量文件为用于导入变量的python文件,通过调用数据库操作库的封装关键字,获取当前被测试设备的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17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