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悬置线双模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2164.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彪;段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国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12 | 分类号: | H01P1/212;H01P1/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盈方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3 | 代理人: | 周才淇;赵李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悬置 双模 滤波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悬置线双模滤波器,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以及分别与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连接的两个第一腔体,每个第一腔体内分别设有单模谐振器,还包括沿输入端口至输出端口的方向依次排列在两个第一腔体之间的若干第二腔体,其中,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腔体之间都通过耦合窗口进行连接,每个第二腔体的内部分别设有双模谐振器,双模谐振器通过一固定件固定到对应的第二腔体内的底部,双模谐振器与对应的第二腔体的内表面不接触,且双模谐振器与对应的第二腔体的内表面之间通过空气填充;每个双模谐振器具有第一谐振模式和第二谐振模式。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并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悬置线双模滤波器。
【背景技术】
微波滤波器/双工器是现代微波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微波无源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近几十年中,随着移动通信事业、卫星通讯事业、遥感遥测、导弹与制导、全球定位系统、微波导航以及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来临,对微波滤波器/双工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
目前的微波滤波器/双工器通常采用同轴单模腔体滤波器。但随着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和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人们对此类无源器件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更为苛刻的要求。例如滤波器的插入损耗要求更小,体积要求更小,带外抑制要求更高等电气性能。
因此,亟需一种小型化、高性能的滤波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悬置线双模滤波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并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悬置线双模滤波器,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以及分别与所述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连接的两个第一腔体,每个所述第一腔体内分别设有单模谐振器,还包括沿所述输入端口至输出端口的方向依次排列在所述两个第一腔体之间的若干第二腔体,其中,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腔体之间都通过耦合窗口进行连接,每个第二腔体的内部分别设有双模谐振器,所述双模谐振器通过一固定件固定到对应的第二腔体内的底部,所述双模谐振器与对应的第二腔体的内表面不接触,且双模谐振器与对应的第二腔体的内表面之间通过空气填充;每个所述双模谐振器具有第一谐振模式和第二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谐振模式和第二谐振模式可分别产生一种谐振频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表面为金属化内表面;所述双模谐振器为一陶瓷介质体或金属体;所述双模谐振器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金属层,所述金属化内表面和第一金属层均作为屏蔽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模谐振器设有耦合槽,所述双模谐振器的第一谐振模式和第二谐振模式之间通过所述耦合槽进行能量的耦合;相邻的两个双模谐振器中,前一个双模谐振器的第二谐振模式与后一个双模谐振器的第一谐振模式之间通过位于该两个双模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窗口进行能量的耦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耦合槽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圆形或弧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模谐振器设有频率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频率槽的内表面涂覆有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作为屏蔽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双模谐振器外表面包覆的第一金属层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频率槽的形状为锥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圆柱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模谐振器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柱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模谐振器设有镂空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模谐振器的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双模谐振器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耦合槽用于实现所述双模谐振器的第一谐振模式和第二谐振模式之间的能量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国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国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2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