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鞘气气溶胶喷印方法及喷印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2225.3 | 申请日: | 202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舒霞云;常雪峰;张晓城;刘波;魏智滨;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2/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鞘气 气溶胶 方法 喷印头 | ||
1.一种双鞘气气溶胶喷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液滴雾化形成雾滴;
步骤二,对雾滴进行分选得到大小一致的小粒径雾滴;
步骤三,利用文丘里管将小颗粒雾滴吸入并与载气混合形成气溶胶;
步骤四,向气溶胶周围通入聚焦鞘气,使气溶胶收缩形成致密气溶胶束;
步骤五,在喷嘴向致密气溶胶束周围通入保护鞘气,抑制致密气溶胶束离开喷嘴后的发散;
所述步骤二中,利用雾滴的重力,对不同大小的雾滴进行分选,高度较低的大粒径雾滴将沉降回收,小粒径雾滴高于用于分选雾滴的隔板而飘入安装有文丘里管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鞘气气溶胶喷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声表面波实现液滴雾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鞘气气溶胶喷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阵列围绕在液滴周围的叉指金属电极对液滴进行雾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鞘气气溶胶喷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在气溶胶周围形成环状的聚焦鞘气,聚焦鞘气作用于气溶胶使气溶胶聚焦收缩形成致密气溶胶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鞘气气溶胶喷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在从喷嘴射出的致密气溶胶束周围形成环状的保护鞘气,抑制致密气溶胶束离开喷嘴后的发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鞘气气溶胶喷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文丘里管竖直设置且上端开设有载气入口,载气从载气入口进入文丘里管,文丘里管侧壁开设有雾滴入口,经步骤二分选得到大小一致的小粒径雾滴自雾滴入口被吸入文丘里管,与载气混合形成气溶胶。
7.一种喷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盖接的喷头盖体和出胶保护壳、位于中心的气溶胶供应通道及周围的气溶胶聚焦件,所述气溶胶聚焦件和喷印头的喷头盖体围合形成提供聚焦鞘气的第一鞘气腔,所述气溶胶聚焦件和喷印头的出胶保护壳围合形成提供保护鞘气的第二鞘气腔;所述气溶胶供应通道包括进胶段和整流段且下游末端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上开设有出胶口,所述第一鞘气腔通过第一进气道联通所述整流段,所述第一进气道在所述进胶段与所述整流段间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鞘气腔联通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二进气道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对准所述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喷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鞘气腔和所述第二鞘气腔为环形的,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同样是环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喷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位于下段中空的倒锥形的锥头和位于上段中空的安装头;所述锥头外套设有出胶保护壳,所述出胶保护壳中心开设有倒锥形的保护通孔,所述锥头向下伸出所述保护通孔且所述保护通孔的内锥面与锥头的锥面间形成所述第二进气道,保护通孔下开口与锥头的锥面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对准所述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22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