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卷的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2778.9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5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言;李长龙;王海龙;李杰;韩景辉;杨振兴;刘国峰;韩贵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2 | 分类号: | B21C47/02;B21C47/24;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建民 |
地址: | 1000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取 方法 | ||
一种钢卷的卷取方法,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钢卷外圈松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当前的钢卷直径,计算带尾距离停止位一定距离时触发钢卷小车的三次提升动作;在甩尾过程中通过实时计算带钢带尾剩余长度,当带钢带尾即将离开卷取机的上压辊时,钢卷小车自动触发三次提升接触到带钢,从而完成钢卷卷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有效避免了钢卷外圈松的问题,提高了钢卷小车接卷速度,降低了操作工需要频繁手动点动卷取机旋转一圈消除钢卷外圈松的劳动频率,保证持续稳定的高水平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方法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在卷取机甩尾过程中钢卷小车提前提升接卷方法。使钢卷小车在卷取机甩尾未完成的过程中,钢卷小车自动提升接触到钢卷,以保证卷取机甩尾完成时钢卷的最外圈带钢不松,解决了钢卷外圈松的老大难问题。
背景技术
冷轧连退出口有两个卷取机,每个卷取机上只有一个上压辊,上压辊压到钢卷的10点钟方向,卷取机常用的卷取模式为上卷取,卷取机甩尾运行时其上压辊压下,同时,钢卷小车进行二次提升,钢卷小车二次提升结束时钢卷小车鞍座距离钢卷有1到3厘米间隙。卷取机甩尾完成时带尾将停止到7点钟方向,然后钢卷小车进行三次提升接触到钢卷并托住钢卷。此时,由于带尾处于松开状态,导致钢卷的最外圈带钢卷的不紧。对于薄的带钢来说,钢卷外圈的松带钢经过打捆机打捆后,带钢最外圈很容易发生褶皱,对于较厚较硬的DP钢来说,钢卷外圈的间隙直接导致后续的包装不能进行,往往需要操作工在小车接到卷后将小车接卷自动步暂时停止,然后手动将卷取机上的卷手动再转一圈,将钢卷的外圈卷紧后再继续小车接卷自动步,生产厚带钢时下卷速度比较快,需要生产操作人员频繁手动进行两个卷取机的卸卷工作。
发明内容
本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卷卷取方法,有效消除了钢卷外圈松的问题,提高了产线的产量,并有效的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一种钢卷卷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当带钢的分切点距离出口分切剪L米时,钢卷小车提升到第一次等待位置;根据带钢的厚度不同以及钢卷的内径不同,第一次等待位置的设定值不同。
分切点距离出口分切剪L米时,带钢对应的钢卷半径变化值H1由以下公式计算:
H1≈H3×L×1000.0÷(π*D_act)
其中,H3为带钢厚度,单位是毫米,D_act为剩余L米时钢卷的实际直径,单位是毫米。
等待位置为钢卷小车鞍座距离成品钢卷下表面50毫米的位置。
钢卷小车的第一次等待位置的设定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H4为钢卷小车第一次等待位置的设定值,单位为毫米;
H0为芯轴机械高度,为固定值1310,单位为毫米;
D_act为剩余L米时钢卷的实际直径,单位为毫米;
当出口分切剪分切带钢后,剩余带钢长度L1由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A为剪子到卷取机前转向夹送辊距离,为固定值5.41,单位是米;
D1_act为出口分切带钢时,钢卷的实际直径,单位是毫米;
B是带尾相对钢卷正下方中心距离,为可调节值0.5,单位是米;
带钢甩尾过程中,卷取机的上压辊和转向夹送辊压下,同时触发钢卷小车的第二次提升,提升到将要接触到钢卷位置,此时钢卷小车鞍座与钢卷之间的距离约5毫米。
H10≈H3×1000.0×L1÷(π*D1_act)
其中,H3为带钢厚度,单位为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2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炭材料研发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篮球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