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2886.6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棋焱;盛健;徐咏春;王军社;黄华;王波;徐嘉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E02B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辇甲武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护坡 支撑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正偶数多边形的下层护砖均匀铺好,相邻两个下层护砖的边对齐;将两条拉索纵横交叉,嵌入到拉索用连通槽中;拉索呈网状形,嵌入若干个下层连通槽中;将下固定件插入到下固定孔中,并固定拉索;将上层护砖对合在下层护砖上,当然两者的边对齐;上层连通槽和下层连通槽对齐;使用大固定件将上层护砖和下层护砖二者固定在一起。其优点在于通过拉索将各个护砖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护坡的支撑强度,且安装简单方便,实用性良好;确保护坡固定牢靠,不被水流侵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护坡用于防止水流对堤岸的冲刷,从而防止淤泥堆积,阻碍水道,但是一般护坡固定不牢,在水流的冲刷下容易松动,若恰好遇上大水,极为容易被冲散,导致堤岸被水流侵蚀,护坡固定牢靠,被水流侵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拉索将各个护砖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护坡的支撑强度,且安装简单方便,实用性良好;确保护坡固定牢靠,不被水流侵蚀;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正偶数多边形的下层护砖均匀铺好,相邻两个下层护砖的边对齐。
步骤B、下层护砖开设有至少两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且每条下层连通槽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将两条拉索纵横交叉,嵌入到拉索用连通槽中;拉索呈网状形,嵌入若干个下层连通槽中。
步骤D、下层护砖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下固定孔;将下固定件插入到下固定孔中,并固定拉索。
步骤E、上层护砖开设有至少两条直线的上层连通槽,且每条上层连通槽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下层连通槽和上层连通槽的横截面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且与拉索的尺寸相配。将上层护砖对合在下层护砖上,当然两者的边对齐;上层连通槽和下层连通槽对齐。
步骤F、上层护砖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上固定孔;使用大固定件穿过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将上层护砖和下层护砖二者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步骤G、空余的上固定孔使用柱塞将其塞住。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步骤H将护坡上的拉索6的自由端通过混凝土浇筑进护墙中。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下层护砖和所述上层护砖为正六边形;所述下层护砖的上表面具有三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所述上层护砖的下表面具有三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下层连通槽和上层连通槽的横截面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且与拉索的尺寸相配。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B和步骤D之间还包括步骤C、在下层护砖1a上铺盖上一层橡胶垫。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D中一个下固定件的两个钉子分别穿过一条下层连通槽两侧的下固定孔;并固定在基层中;一个下固定件的弯管压在拉索上,每个下层连通槽前后配置两个下固定件进行固定。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F中大固定件的螺纹钉头穿过下层护砖和上层护砖,继续深入紧紧插入护坡的泥土中,当到达最大深度时,通过螺纹连接顶盖,使用胶黏剂将橡胶套与上层护砖之间的缝隙堵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2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