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质量分支自适应补偿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2939.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1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邓威;游金梁;范建华;唐海国;朱吉然;张帝;于瑞;康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18;H02J3/2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廖元宝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质量 分支 自适应 补偿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分支自适应补偿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低压配电拓扑、配电线路以及各分支功率,建立配电拓扑模型;2)根据配电拓扑的仿真模型,分析各分支在平均负载率下,无功电流与不平衡电流对线损的影响,建立负载电流与线损的关系曲线;根据电能质量补偿装置的功耗,建立补偿电流与设备损耗的关系曲线;联合二者的关系曲线,得到适合进行补偿的无功电流阈值与不平衡电流阈值;3)采集各分支处的三相实际电流值;4)将三相实际电流值的电流成分与对应的电流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选择对应的补偿模式;所述补偿模块包括无功补偿模式或/和不平衡补偿模式。本发明具有兼具无功补偿和三相不平衡治理且针对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电能质量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质量分支自适应补偿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公变台区,特别是农村电网台区,由于单相负荷的存在以及用电随机性很大等缘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三相不平衡现象。其中变压器长期三相不平衡运行,会加速变压器重过载相的老化,可能会造成变压器烧毁现象;另外农业生产所用的装置是电机类装置,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无功,导致某几个分支有很大的无功电流。
目前常见的电能质量补偿方案,是集中式电能质量补偿方案,采用电力电子式补偿装置检测负载电流成分,补偿电流的不平衡成分,进而达到变压器出线电流平衡,治理无功电流。另外对于电力电子式补偿装置,根据现场的工况,设定某一个固定的补偿模式,但如果负载进行投入或切出,现场工况发生变化,当前的补偿模式对于线路的治理效果就不明显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无功补偿和三相不平衡治理、且针对性强的电能质量分支自适应补偿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能质量分支自适应补偿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低压配电拓扑、配电线路以及各分支功率,建立配电拓扑模型;
2)根据配电拓扑的仿真模型,分析各分支在平均负载率下,无功电流与不平衡电流对线损的影响,建立负载电流与线损的关系曲线;根据分布式电能质量补偿单元的功耗,建立补偿电流与设备损耗的关系曲线;联合二者的关系曲线,得到适合进行补偿的无功电流阈值与不平衡电流阈值;
3)采集各分支处的三相实际电流值;
4)将三相实际电流值的电流成分与对应的电流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选择对应的补偿模式;所述补偿模块包括无功补偿模式或/和不平衡补偿模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1)中,在建立低压配电拓扑时,以传输线的材质、长度、线径以及接触点为考虑因素,详细计算线路电阻与电感,汇集分支处用电信息,建立详细的配电拓扑模型。
线路电阻R=ρl/s,其中ρ是电阻率、l是线路长度;s是线路截面积;
线路电感为其中Deq是互几何均距,Ds是自几何均距;
其中每个接触点的电阻值等效于5mΩ~10mΩ。
在步骤2)中,根据用户个数、用电量、功率因数以及线路型号,充分考虑无功电流与不平衡电流对于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的影响,进行建模运算,设定不同的无功电流阈值和不平衡电流阈值。
在步骤3)中,采用SDFT算法以及对称分量法,提取出三相实际电流的正序无功成分、负序分量以及零序分量,以与对应的电流阈值进行比对。
在步骤4)中,若负载侧无功电流高于对应设定的电流阈值,则启用无功补偿模式;若负载侧不平衡电流阈值高于对应设定的电流阈值,则启用不平衡补偿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2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