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高可靠性限位装置的滚珠丝杠固定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4316.0 | 申请日: | 202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焦健;许玉龙;万敏;吴健伟;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3/16 | 分类号: | G02B23/16;G02B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4710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可靠性 限位 装置 滚珠 固定 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高可靠性限位装置的滚珠丝杠固定部件,在观瞄具基座的下端通过两个轴承固定一个丝杠,轴承上分别设有限位机构;丝杠中部设有一个螺母,用于固定变倍透镜基座,并带动变倍透镜基座在丝杠上能够移位。本发明将限位装置同滚珠丝杠固定部件为一体,减小了空间尺寸;防止对变倍镜框产生附加力矩的作用,消除了该附加力矩对于变倍透镜角偏的影响;将前、后限位调整装置以及固定端、浮动端轴承座的固定方向设置为与变倍镜框的运动方向同向,进一步提高了限位调整装置的可靠性;对固定端轴承、浮动端轴承设置有消隙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变倍滚珠丝杠的固定刚度,提升变倍镜框的运动精度,使其满足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各透镜轴向距离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滚珠丝杠固定部件,涉及一种带有高可靠性限位装置的滚珠丝杠固定部件,尤其是一种带有附加力矩为0的紧凑型高可靠性限位装置的滚珠丝杠固定部件。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观瞄过程中的视场变化,目前现有的观瞄具中常使用连续变焦光学系统,通过变倍透镜的位置变化,实现连续的视场变化。由于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精度要求较高,对变倍透镜移动过程中的位置精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般的,变倍透镜定心装于变倍镜框中,使用精密级直线导轨对变倍透镜的移动起到精确导向的作用,使用旋转电机及精密滚珠丝杠对变倍透镜的移动起到精确驱动作用。通过调整直线导轨与滚珠丝杠的平行度,使变倍透镜在整个行程内平滑运动,实现稳定可靠的连续变焦成像效果。
此外,在整个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和最小视场两个位置处,需要设置结构限位装置,限制变倍透镜进一步移出工作区域,同时为控制系统寻找视场零位提供参考。由于变倍透镜的轴向位置精度往往要求较为精确(一般应控制在±0.01mm精度范围内),因此,结构限位装置要设置为可调整装置,用以弥补加工、装配过程中的公差累计对变倍透镜实际位置的影响;同时,由于在最大视场、最小视场两个极限位置处,由旋转电机带动精密滚珠丝杠,驱动变倍镜框对限位装置起到冲击作用,故要求限位装置不仅应具有调整功能,还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此外,限位调整装置的安装位置也会对极限位置处的成像效果产生影响。具体的,当旋转电机通过精密滚珠丝杠带动变倍镜框到达极限位置处时,若限位装置与变倍镜框的接触点和旋转电机轴线不同轴,则会对变倍镜框产生附加力矩的作用,造成变倍镜框及变倍镜产生角偏,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限位装置与变倍镜框的接触点应与旋转电机轴同轴,这样理论上对变倍透镜框造成的附加力矩为0。
特别的,观瞄具作为一种精密观测用光学仪器,其结构空间往往较小,在小空间内设置限位调整装置,同时需要考虑到限位调整装置的装调、固定难易程度,往往较为困难。因此在滚珠丝杠固定部件及限位装置设计时还要考虑进一步减小体积,提高紧凑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高可靠性限位装置的滚珠丝杠固定部件,用于实现滚珠丝杠的固定;同时兼顾限位装置的可调整、高可靠性、紧凑型、附加力矩为0、装调工艺性等要求。
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高可靠性限位装置的滚珠丝杠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提供安装平台面的观瞄具基座1、滚珠丝杠8、固定端轴承座9、固定端轴承10、固定端轴承外压圈11、固定端轴承内压圈12、浮动端轴承座14、浮动端轴承15、浮动端轴承压圈16、前限位调整螺柱18和后限位调整螺柱19;固定端轴承座9、固定端轴承10、固定端轴承外压圈11和固定端轴承内压圈12固定于观瞄具基座1下端、位于变倍电机5的一侧;浮动端轴承座14、浮动端轴承15和浮动端轴承压圈16固定于观瞄具基座1下端、固定端轴承座9的另一端;滚珠丝杠8连接于固定端轴承10与浮动端轴承15之间,其中固定端的滚珠丝杠8通过联轴器7与变倍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观瞄具基座1上端的变倍镜框4连接于滚珠丝杠8中部的丝母上;所述两端的轴承配合对滚珠丝杠8的丝杆起到固定及支撑作用;所述固定端轴承座9上设有后限位调整螺柱19;所述浮动端轴承座14上设有前限位调整螺柱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