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割烟尘收集与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4455.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顾胜;钱正龙;杨润党;孙茂新;张河利;邱华锋;阮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烟尘 收集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烟尘收集与处理系统,框架内设有若干个切割平台单元和与切割平台单元一一配合的收集处理单元,框架内设有若干个烟尘收集舱室,每个切割平台单元和相配合的收集处理单元之间通过一烟尘收集舱室相连通,框架的一侧设有吸风净化装置,烟尘收集舱室与收集处理单元之间设有风门隔板,风门隔板闭合后使收集处理单元与吸风净化装置之间形成抽风通道;框架的一侧设有切割机行走轨道。使用时,本发明进行烟尘收集与处理时,通过风门开关将产生烟尘的收集舱室与抽风通道进行连通,减小烟尘收集的空间,提高烟尘收集与处理效率,降低烟尘对切割车间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收集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切割烟尘收集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行业中,各种船用钢板等的原材料需要进行切割,切割工序是船体分段原材料加工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在切割车间需要进行大量的切割工作,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直接影响整个切割车间的环境,产生的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及细碎的固体颗粒,对人体产生极大伤害、影响切割车间的空气质量。传统切割车间的烟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切割平台使用寿命短、熔渣清理不便,烟尘收集系统对烟尘收集与处理的效率比较低,缺乏有效的烟尘处理装置与系统。
鉴于传统船舶建造过程中切割车间产生的烟尘严重影响车间的空气质量,对于烟尘的处理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切割烟尘收集与处理系统,解决现有切割车间中所存在的问题,来改善切割车间的环境,提高切割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切割烟尘收集与处理系统,减小烟尘收集的空间,提高烟尘收集与处理效率,降低烟尘对切割车间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割烟尘收集与处理系统,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框架内设有若干个切割平台单元和与切割平台单元一一配合的收集处理单元,框架内设有若干个烟尘收集舱室,每个切割平台单元和相配合的收集处理单元之间通过一烟尘收集舱室相连通,框架的一侧设有吸风净化装置,烟尘收集舱室与收集处理单元之间设有风门隔板,风门隔板闭合后使收集处理单元与吸风净化装置之间形成抽风通道;框架的一侧设有切割机行走轨道。
优选的,切割平台单元设置于框架内的横向隔板上,切割平台单元包括格栅,格栅下方设有对应钢丝网和废料斗,格栅由若干条竖隔板平行排列而成,横向隔板上卡设有用以支撑格栅的格栅垫板。
进一步,沿着横向隔板设置有若干块用以支撑废料斗的料斗支撑板,格栅垫板底部设有与横向隔板顶部配合的卡槽,竖隔板与切割机行走轨道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范围为75-85度,相邻的两个竖隔板之间形成集烟通道。
更进一步,收集处理单元包括气缸和气缸相连的气缸伸缩机构,气缸的一侧设有与之配合的铜管,气缸伸缩机构的顶部设有与风门隔板相配合的风门开关,用以启闭风门隔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改进方案,框架内设有若干个切割平台单元和与切割平台单元一一配合的收集处理单元,框架内设有若干个烟尘收集舱室,每个切割平台单元和相配合的收集处理单元之间通过一烟尘收集舱室相连通,框架的一侧设有吸风净化装置,本发明进行烟尘收集与处理时,通过风门开关将产生烟尘的收集舱室与抽风通道进行连通,减小烟尘收集的空间,提高烟尘收集与处理效率,降低烟尘对切割车间的污染;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中,烟尘收集舱室与收集处理单元之间设有风门隔板,风门隔板闭合后使收集处理单元与吸风净化装置之间形成抽风通道,切割平台单元包括格栅,格栅下方设有对应钢丝网和废料斗;通过每个切割平台单元废料斗、钢丝网、格栅设计成快换式,便于安装和修理、切割熔渣清理更加便捷,格栅内竖隔板采用倾斜布置,提高格栅的使用寿命,延长切割平台的使用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固废高强胶凝材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定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