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盘切换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4619.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通喜;荆全齐;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读书郎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K9/00;G06Q30/06;G04G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黄浩威;何文颖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盘 切换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表盘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在电话手表中进入表盘商城,并在表盘商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表盘;
S2、用户选取表盘后,提示用户录入指纹,用户通过电话手表的指纹识别模块录入指纹;
S3、用户成功录入指纹后,建立该用户当前录入的指纹和当前所选取的表盘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映射关系数据保存在电话手表本地;映射关系数据至少包括指纹数据、表盘的标识及其对应关系;
S4、当用户需要切换电话手表的表盘时,将手指长按在电话手表的指纹识别模块上直至达到设定的时长阈值,电话手表自动启动表盘切换功能;
S5、根据用户录入的指纹,在电话手表上按照本地存储的映射关系数据从表盘商城上获取对应的表盘并切换为电话手表当前的表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盘的标识为表盘商城为每个表盘分配的唯一I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
S3.1、判断该用户当前录入的指纹是否已经与某个表盘建立了映射关系,如果不是,建立该用户当前录入的指纹和当前所选取的表盘之间的映射关系,否则跳转步骤S3.2;
S3.2、判断和该用户当前录入的指纹存在映射关系的表盘是否为当前所选取的表盘,如果是,则提示用户其当前录入的指纹已经和当前所选取的表盘建立了映射关系,否则跳转至步骤S3.3;
S3.3、提示用户其当前录入的指纹已经和其他表盘建立了映射关系并询问用户是否要更新其当前录入的指纹所映射的表盘,在电话手表的屏幕界面上为用户提供输入的选项;如果用户选择要更新,当将其当前录入的指纹和当前所选取的表盘建立映射关系并将新的映射关系数据保存在电话手表本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手表本地存储有校验映射列表,每新增一个指纹和表盘的映射关系数据时将映射关系数据写入校验映射列表中,每对一个指纹和表盘的映射关系数据进行更新时,则对校验映射列表中相应指纹所映射的表盘数据进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过程为:将电话手表指纹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和电话手表本地存储的映射关系数据进行匹配,判断是否存在该指纹的映射关系,如果存在,则将与该指纹存在映射关系的表盘切换为电话手表当前的表盘,如果不存在,则向用户发出提示。
6.一种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盘商城:用于供用户选取自己喜爱的表盘并将用户当前所选取的表盘数据发送至控制检测模块;所述表盘数据包括有表盘的标识;
指纹识别模块:用于在用户在表盘商城选取了表盘后,在控制检测模块的激活信号下启动并采集用户录入的指纹发送至控制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没有接收到控制检测模块的激活信号期间,自动感知是否有手指按压在其上,当感知到有手指按压在其上时向控制检测模块发送感知信号,并根据控制检测模块的控制指令采集该手指的指纹数据发送至控制检测模块;
控制检测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表盘商城发送的表盘数据后向指纹识别模块发送激活信号,并在接收到指纹识别模块在激活信号下采集的指纹数据后向映射关系建立模块发送启动信号、指纹数据和表盘数据;还用于接收指纹识别模块在没有接收到控制检测模块的激活信号期间的感知信号,并根据感知信号的持续时长判断手指按压在指纹识别模块上的时长,当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指纹识别模块采集该手指的指纹数据,然后将该指纹数据连同触发信号一并发送至表盘自动切换模块;
映射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检测模块的启动信号后,根据控制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纹数据和表盘数据,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S3建立该用户当前录入的指纹和当前所选取的表盘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映射关系数据保存在电话手表本地;
表盘自动切换模块用于在收到控制检测模块的触发信号后,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S5,根据控制检测模块发送的指纹数据,在电话手表上按照本地存储的映射关系数据从表盘商城上获取对应的表盘并切换为电话手表当前的表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读书郎网络教育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读书郎网络教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6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