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塔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5349.7 | 申请日: | 202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5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秀治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日东(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脱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塔,其结构包括烟气入管、吸收塔体、浆液贮罐、可视窗口,吸收塔体上设有两个烟气入口,吸收塔体与浆液贮罐焊接在一起,两者内部相通,浆液贮罐的表面机械连接有可视窗口,浆液贮罐包括腔体、安装座、筛网、浆液喷枪、水喷枪,浆液喷枪与水喷枪均机械连接在腔体的内壁,腔体中水平安装有筛网,浆液喷枪与安装座机械连接,本发明保护装置设置的连接罩体与防护体配合于枪体与雾化口,连接罩体保护枪体的表面不受到石灰的颗粒杂质污染,而防护体通过配合的铰接摆轮活动配合在雾化口中,在腔体投放石灰时,石灰颗粒杂质不会堵塞住雾化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特别的,是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塔。
背景技术
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在主抽风机出口烟道至主烟囱间增设烟气脱硫装置,通常一台烧结机配一套脱硫装置(根据需要也可以两台烧结机共用一套脱硫装置)。脱硫入口烟气接自烧结机主抽风机房外出口烟道,经过脱硫后,净烟气返回主烟囱排放,整个脱硫装置与主抽风机后烟气排放系统并联配置,原烟道作为旁路系统,烟气经进口烟道进入进气段,进气段的出气端接气喷旋冲暴气管组件,气喷旋冲暴气管组件底部插入浆液贮段反应池中,烟气在经进气段进入气喷旋冲暴气管组件中,继以射流鼓泡方式冲入浆液贮罐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石浆液接触反应,进一步吸收、氧化,生成石膏,净化后的烟气经过脱水除雾段由烟囱排放出去,烧结机烟气脱硫塔内壁统一圆周上均匀安装有两支浆液喷枪、一支水喷枪,喷枪的喷头均指向脱硫塔中心,由于旋振筛筛网磨损严重,石灰粉力的颗粒杂质无法被完全过滤掉,在投放石灰粉时造成喷枪堵塞,改变了喷浆方向,造成浆液雾化效果差,脱硫塔容易结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塔,用以解烧结机烟气脱硫塔内壁统一圆周上均匀安装有两支浆液喷枪、一支水喷枪,喷枪的喷头均指向脱硫塔中心,由于旋振筛筛网磨损严重,石灰粉力的颗粒杂质无法被完全过滤掉,在投放石灰粉时造成喷枪堵塞,改变了喷浆方向,造成浆液雾化效果差,脱硫塔容易结垢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塔,其结构包括烟气入管、吸收塔体、浆液贮罐、可视窗口,所述吸收塔体上设有两个烟气入口,所述吸收塔体与浆液贮罐焊接在一起,两者内部相通,所述浆液贮罐的表面机械连接有可视窗口,所述浆液贮罐包括腔体、安装座、筛网、浆液喷枪、水喷枪,所述浆液喷枪与水喷枪均机械连接在腔体的内壁,所述腔体中水平安装有筛网,所述浆液喷枪与安装座机械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浆液喷枪包括连接头、连接支管、枪体、雾化口、支座、保护装置,所述枪体的上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座通过连接头机械连接在腔体内壁,所述连接支管贯穿支座与枪体相连通,所述枪体的底部安装有雾化口,所述保护装置包裹在枪体与雾化口的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杆、连接罩体、驱动系统、铰接摆轮、防护体,所述固定杆水平固定在支座上,所述固定杆通过连接罩体与驱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系统控制铰接摆轮摆动,所述铰接摆轮与防护体连接,所述防护体包裹在雾化口的外表面,所述防护体为锥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驱动系统由驱动电机与连接导线组成,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导线与铰接摆轮采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铰接摆轮与防护体之间连接有排灰装置,所述排灰装置包括气泵、伸缩罩体、连接气管、滑动罩筒、排气孔、摆动扇片、连接转轮,所述气泵通过连接气管与排气孔连接,所述排气孔配合在滑动罩筒的内部,所述滑动罩筒与摆动扇片接触配合,所述摆动扇片用连接转轮驱动旋转,所述伸缩罩体固定在防护体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防护体为圆锥台结构,在防护体的锥状底部设有密封承接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密封承接件包括承接腔、安装腔、连接折叠杆、磁片,所述承接腔设在安装腔上,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折叠杆与磁片,所述磁片与连接折叠杆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秀治,未经陈秀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5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味粉的辐照灭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活性炭纤维棉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