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用伞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5726.7 | 申请日: | 202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辉;徐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翱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7/80 | 分类号: | B64D17/80;B64D17/52;B64C39/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伞降 装置 | ||
一种无人机用伞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盒盖、折叠设置在盒体内的降落伞、遥控装置,盒盖的侧边缘铰接在盒体侧边上,盒盖与盒体间设置有扭力弹簧,盒盖的自由端设置有钩,对应钩的盒体上设置有电动锁舌,盒体内设置有电池及控制电动锁舌动作的且带有能接收遥控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的控制装置,盒盖背面设置有L形钩,L形钩的自由端向着盒盖的自由端,L形钩的自由端勾着折叠设置在盒体内的降落伞的伞体上。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不用占用无人机机体空间的、推伞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并可方便地重复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落伞技术。
背景技术
如专利CN201810691713.5所公开的,现有的无人机用伞降装置,一般是设置在无人机机体内,为了能顺利打开降落伞,都要设置复杂的推伞机构,这样的技术,一来占用了无人机机体内的空间,影响了无人机的控制设备及其他功能性设备(如摄像探测设备)的设置,而且,由于只有在复杂环境,无人机容易发生意外的情况下,才需要设置伞降装置,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用上伞降装置的,已有技术由于伞降装置是固定在机体内不容易拆除,从而不能依据环境状况,灵活使用伞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占用无人机机体空间的、推伞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的无人机用伞降装。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盒体、盒盖、折叠设置在盒体内的降落伞、遥控装置,盒盖的侧边缘铰接在盒体侧边上,盒盖与盒体间设置有扭力弹簧,盒盖的自由端设置有钩,对应钩的盒体上设置有电动锁舌,盒体内设置有电池及控制电动锁舌动作的且带有能接收遥控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的控制装置,盒盖背面设置有L形钩,L形钩的自由端向着盒盖的自由端,L形钩的自由端勾着折叠设置在盒体内的降落伞的伞体上。
使用时,当需要在无人机上设置伞降装置时,将伞降装置的盒体固定(可通过双面黏胶的方式将两者粘结固定或者通过固定连接在盒体上的带有尼龙搭扣的绑带将盒体绑在无人机机体上或者在无人机机体及伞降装置的盒体上分别设置钩扣结构并通过钩扣结构连接)连接在无人机机体上面,当出现意外需要打开降落伞时,通过遥控装置向控制装置发出无线信号指令,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动锁舌,使电动锁舌脱离盒盖的钩,这样,盒盖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翻开,带动L形钩也随着翻转,将降落伞从盒体里面挑出来,当降落伞被挑出盒体外,在风的作用下,展开,此时,翻开的盒盖竖着向上,使L形钩也竖着向上,与降落伞打开的方向相同,这样,向上展开的降落伞就会与L形钩脱离,以便L形钩影响降落伞的伞降作用。由于伞降装置无需要预先装设无人机的机体内,而且,可根据需要灵活地伞降装置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无人机机体上,因此,使用灵活,无需要占用无人机机体内部空间,采用盒盖配合L形钩以及钩、电动锁舌,结构简单,而且,由于仅是驱动电动锁舌及无线接收信号,因此,带有能接收遥控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的控制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而且,推伞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另外,无人机回收后,可将降落伞重新折叠放回盒体内,盖上盒盖后,就能重复使用。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不用占用无人机机体空间的、推伞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并可方便地重复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刚打开盒盖时的状态图;
图3为降落伞完全打开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翱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翱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5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