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颗芯片同时制备封装使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5995.3 | 申请日: | 202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允峰;李士颜;刘昊;陈谷然;黄润华;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1/56;H01L25/07;H01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同时 制备 封装 使用 方法 | ||
1.一种多颗芯片同时制备封装使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碳化硅器件芯片的结构设计时,根据圆片大小、芯片尺寸,确认多颗芯片阵列的周期性结构m*n,m和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且m*n大于等于2;
S2:在碳化硅器件芯片的结构设计时,根据器件耐压需求,对芯片阵列的相邻芯片之间的终端结构,即重叠区域进行优化,优化内容包括省去原有的划片槽,以及通过电场仿真,重新确认终端结构;若终端结构为场限制环,优化对象为环的根数、环宽和间距,若终端结构为JTE,优化对象为各注入条件的区域宽度;
S3:进行圆片的工艺加工;
S4:完成圆片的微加工工艺后,对圆片性能进行测试、筛选统计;
S5:完成测试后,沿芯片阵列的边缘对圆片进行划片;
S6:划片完成后,依照不同的应用需求,将芯片阵列进行分拣;
S7:将芯片阵列应用于不同需求的模块或者电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颗芯片同时制备封装使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只对合格芯片进行打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颗芯片同时制备封装使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先对芯片进行编码,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况,分别处理:
情况A:依照编码将芯片用于电路中不同的位置;
情况B:默认将一些闲置芯片设为备用芯片,当电路出现异常时,用作替代;
情况C:将存在不合格单芯片的芯片阵列次级合格品,在编码时,将坏芯片在电路中设为不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颗芯片同时制备封装使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步骤S2中,通过电场仿真,重新确认终端结构,具体为:
对于半导体器件终端结构的电场仿真,使用Silvaco软件,具体仿真流程如下:
1)进行终端结构的剖面2D结构进行定义描述,包括半导体材料种类、浓度、区域结构;
2)通过软件自带工具包的功能,仿真外加电压下的电场分布情况,提供Silvaco软件生成剖面的电场分布图;
3)调节终端结构,得到更准确的仿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颗芯片同时制备封装使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中,芯片边长小于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59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