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生命健康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022.1 | 申请日: | 202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连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连坤 |
主分类号: | A61B5/318 | 分类号: | A61B5/318;A61B5/3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生命 健康 监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生命健康监控装置,包括心电仪本体,所述心电仪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心电仪本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壳体内腔底部的移动框架,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轴,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和防护绒布的配合使用,在不使用时,可将显示面板旋转收起,对显示面板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散热扇和安装机构的配合使用,一方面对控制主机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心电仪本体的额你抢进行散热,最终通过缓震机构的设置,对控制主机起到了缓震的作用,即可达到便于携带、防护效果好和可更换供电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生命健康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心脏在搏动之前,心肌首先发生兴奋,在兴奋过程中产生微弱电流,该电流经人体组织向各部分传导。由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不同,各部分与心脏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在人体体表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电位变化,这种人体心脏内电活动所产生的表面电位与时间的关系称为心电图,心电图机则是记录这些生理电信号的仪器。
现有的心电监控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般的心电监控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不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且一般的心电监控设备采用直流供电或充电蓄电的供电方式,在无直流供电的环境下,心电监控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一般的携带式心电监控设备内部无缓震装置,在长期的移动过程中,导致设备内部零件松散甚至损害,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作。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生命健康监控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生命健康监控装置,具备便于携带、防护效果好和可更换供电源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心电监控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不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且一般的心电监控设备采用直流供电或充电蓄电的供电方式,在无直流供电的环境下,心电监控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一般的携带式心电监控设备内部无缓震装置,在长期的移动过程中,导致设备内部零件松散甚至损害,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生命健康监控装置,包括心电仪本体,所述心电仪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心电仪本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壳体内腔底部的移动框架,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与心电仪本体转动连接,位于左侧的滚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移动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齿牙,所述齿轮与齿牙相啮合,所述心电仪本体左侧的顶部且位于移动框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移动框架内腔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心电仪本体背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供电电源,所述电池仓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心电仪本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心电仪本体内腔底部两侧的导轨,所述导轨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滑动块的前侧和后侧均焊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远离滑动块的一端与矩形滑槽的内壁相焊接,所述缓震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心电仪本体内腔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与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心电仪本体左侧顶部的前端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口,所述心电仪本体左侧顶部的前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心电仪本体的内腔设置有控制主机。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心电仪本体背表面底部的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楔形限位块,所述供电电源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楔形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卡套,所述矩形凹槽内腔的底部焊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顶端与楔形限位块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楔形限位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拨动管,所述心电仪本体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与拨动管相适配的弧形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连坤,未经郭连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熔喷布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装备加工用切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