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专用阻尼减震支座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350.1 | 申请日: | 202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冯佳;王语嫣;黄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因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专用 阻尼 减震 支座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专用阻尼减震支座,包括底座、壳体和数块平行均匀分布的阻尼钢板,壳体通过数块阻尼钢板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可固定在桥墩上部,壳体上方可与桥面安装固定,壳体内部设有环形封闭的压力管,压力管内部为注满液体的液压腔,液压腔内设有滑动平衡装置,滑动平衡装置与压力管的内壁配合,壳体内部能量收集装置一端在液压腔中,能量收集装置另一端穿过压力管置于壳体内部,通过增加滑动平衡装置不仅能够减少桥梁的横向震动,滑动平衡装置还能够将桥梁晃动的能量转换成液体流动的动能,再通过能量收集装置将能量收集起来,同时通过液体冲击检测装置达到监测桥面晃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专用阻尼减震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了多次大地震,其中破坏性地震都集中在城市,如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以及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这几次地震灾害的共同特点是:道路交通中多因桥梁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切断了震区交通生命线,造成救灾工作的巨大困难,使次生灾害加重,导致了巨大的生命和经济损失。
因此,桥梁工程抗震研究非常重要,而桥梁上部结构发生落梁是桥梁在地震中倒塌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采用墩梁间带有减震耗能功能的支座或使用阻尼器直接控制大跨度梁桥墩梁间﹑斜拉桥边墩梁间相对位移成为了一种值得推广的桥梁减隔震体系。另外,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从基于强度设计发展到延性设计,而基于延性设计的高延性桥梁在遭遇罕遇地震作用后会产生较大残余位移,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目前在混凝土框架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的金属屈曲约束支撑和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桥梁减震耗能装置也成为了研究目标之一。
金属阻尼器主要构造为软钢﹑低屈服点钢材、铅及形状记忆合金等,具有其滞回性能稳定、形式变化多样及成本经济等优点,但目前在我国桥梁工程中,金属阻尼器的运用相对较少。
公开号为CN10908300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阻尼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底板、圆筒形护板、顶板和套筒,所述顶板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嵌套在圆筒形护板内,所述圆筒形护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圆筒形护板内紧贴底板上设置有四氟乙烯滑板,在所述圆筒形护板安装有复合橡胶球,所述圆筒形护板与套筒之间间隙设置有阻尼弹簧,所述顶板通过锚栓A与桥面板相连,所述底板通过锚栓B与桥墩相连。该专利结构简单,有效地将桥面板和桥墩连接在一起,通过圆筒形护板中的复合橡胶球保证了桥梁支座顶板与底板在水平方向可以进行一定范围的滑动,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定的压缩变形量,不仅满足了桥梁正常运营期间位移变形的需要,还能起到减震耗能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1.现有减震支座减少桥梁桥面受到的横向力效果不佳,其抗震抗摇摆的效果不佳;
2.现有减震支座不能减小桥梁从晃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的时间以及桥梁晃动时的横向震动振幅;
3.现有减震支座不能够将桥梁晃动的能量收集起来,造成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专用阻尼减震支座,用以解决现有减震支座减少桥梁桥面受到的横向力效果不佳,其抗震抗摇摆的效果不佳;现有减震支座不能减小桥梁从晃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的时间以及桥梁晃动时的横向震动振幅;以及现有减震支座不能够将桥梁晃动的能量收集起来,造成能量浪费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减震支座的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因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因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