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文件的入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538.6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3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要凯升;胥克良;王秦川;朱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1 | 分类号: | G06F16/11;G06F21/6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吕朝蕙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文件 入库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文件的入库方法,包括:获得传输任务的调起指令,调起指令用于指示上游应用向服务器下传数据文件;响应于调起指令,从配置文件中读取任务信息,任务信息包括校验任务信息和入库任务信息;获得服务器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以及基于校验任务信息和入库任务信息,将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入库。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文件的入库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以应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文件的入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行内负责不同业务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增多,由于不同业务领域之间存在交叉,也使得在多个应用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数据文件相互传输的情况,增加了下游应用对上游应用下发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并入库的复杂程度。
相关技术也提供了一些用于对多个应用之间相互传输数据文件的校验入库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提供专门的应用作为接收方,负责数据文件的传输与分发。针对于接收到的上游应用下发的一个数据文件,利用专门的解析程序,对该数据文件做处理,先解析出文件传输上游应用、文件传输方式、文件传输场次以及具体字段等数据,再以解析出的数据为依据,将上游应用下发的数据文件进行文件完整性校验并入库。那么在接收到多个不同应用下发的数据文件时,就需要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文件做区分,以根据应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
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中,针对每一个数据文件的传输任务,都需要新增相应地程序代码才能实现对数据文件的解析,因此随着数据文件下发数量的增多,新增多个相应地程序代码才能实现对多个数据文件的解析,导致程序代码冗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文件的解析速度,影响数据文件的校验以及入库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实现减少程序冗余,提高多个数据文件的传输效率的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文件的入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文件的入库方法,包括:获得传输任务的调起指令,其中,上述调起指令用于指示上游应用向服务器下传数据文件。响应于上述调起指令,从配置文件中读取任务信息,其中,上述任务信息包括校验任务信息和入库任务信息。获得上述服务器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以及基于上述校验任务信息和上述入库任务信息,将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入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响应于上述调起指令,从配置文件中读取任务信息包括:响应于上述调起指令,调用公共方法。以及通过上述公共方法,从配置文件中读取任务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基于上述校验任务信息和上述入库任务信息,将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入库包括:基于上述校验任务信息,对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进行文件校验,以获得校验结果。以及在上述校验结果表明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入库任务信息,将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入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基于上述校验任务信息,对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进行文件校验包括:调用上述公共方法,基于上述校验任务信息,对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进行文件完整性校验。以及在上述文件完整性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基于上述校验任务信息,对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进行数据有效性校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基于上述校验任务信息,对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进行文件完整性校验包括:读取上述校验任务信息,以获得上述数据文件在上述服务器上的存储地址。获取上述存储地址上存储的数据文件,其中,上述数据文件包括与上述传输任务对应的目标属性参数。针对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获得实际属性参数。以及基于上述目标属性参数和上述实际属性参数,对上述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文件进行文件完整性校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文件完整性校验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文件名称的校验。文件数量的校验。文件大小的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共场所应急指挥安全管理系统
- 下一篇:液压支架顶梁组件翻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