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790.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 厂尾水 水质 提升 工艺 | ||
1.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主要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通过管道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生物净化池包括生态礁石区、微生物净化区、藻类净化区,每个区之间设置挡板,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管道位于池体底部一端,所述的滤床位于池体内部,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位于池体上方,所述的旋转布水器通过管道与进水管道衔接,所述的排水系统位于池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区布设1个以上的生态礁石,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由湖库底泥烧结而成,整体结构为透水网状,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生态礁石内部设置生物栖息槽,所述生态礁石底部设有曝气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内布设组合填料,组合填料以大塑料环为骨架,环圈上均匀分布着醛化纤维或涤纶丝,醛化纤维或涤纶丝牢牢压在环圈上,其上固着环境友好型微生物,所述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可以是不同种类的真菌和细菌,如酵母菌、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藻类净化区由叶绿素探头、人工光源、藻类固定装置组成,所述的叶绿素探头实时监测藻类生长情况,所述的人工光源为LED灯,所述的藻类固定装置中固定的藻类可以是小球藻、栅藻、螺旋藻、鱼腥藻等有益藻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池设置有藻类回收装置,所述的藻类回收装置对退败及疯长的藻及时进行回收,部分活性好的藻菌混合液回流至功能生物净化池,与生物滤池连接的出水口处设置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滤床由滤料组成,主要成分为陶粒、火山岩,滤料的滤径为20-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中间是一根空心立柱,底端与设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衔接,布水横管的一侧有喷水孔口,孔口直径为10-15mm,间距不等,越接近池心间距越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系统由池底、排水假底、集水沟组成,集水沟设置在池底中心轴线上,池底与集水沟的坡度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假底由金属栅板铺成,排水假底与池底距离不小于0.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7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