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次融合构建欺诈识别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947.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N5/00;G06N3/00;G06N2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次 融合 构建 欺诈 识别 模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次融合构建欺诈识别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数据获取:采集欺诈行为的相关数据,生成原始的数据集;
步骤S2.数据预处理:对原始的数据集进行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和变量类型处理后,进行分组处理;
步骤S3.特征加工、排序:在数据预处理后,对数据集的欺诈行为特征进行特征加工,根据IV和GBDT对加工后的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得到基于IV排序的特征集和基于GBDT排序的特征集;
步骤S4.特征选择:对基于IV排序的特征集和基于GBDT排序的特征集,通过选择计算形成m个IV特征集和m个GBDT特征集,m为自然数;
步骤S5.数据集划分:将步骤S2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分为两部分,模型样本集和时点外验证集;模型样本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模型样本集进行m次随机采样,形成m个数据集,m为自然数;
步骤S6.数据建模:步骤S4中m个IV特征集、m个GBDT特征集、步骤S5中的m个数据集,以LR、XGBOOST、LIGHTGBM、GBDT为基准模型,构建单模型,每个基准模型构建的单模型有m个,m为自然数,使用步骤S5中验证集验证单模型对欺诈行为的识别效果;
步骤S7.同类模型融合:将步骤S6中以相同基准模型构建的m个单模型通过排序进行模型融合,形成同类模型,最终形成不同基准模型的不同类模型;
步骤S8.混合模型融合:通过AUC和F1将步骤S7中不同类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欺诈识别模型,使用步骤S5中时点外验证集验证欺诈识别模型对欺诈行为的识别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次融合构建欺诈识别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特征加工包括统计类特征加工、交叉类特征加工、描述性特征加工、交叉类特征加工、模型生成类特征加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次融合构建欺诈识别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选择计算,具体为:对基于IV排序的特征集,选择排序后IV值排在前N个的特征集,N为自然数,并通过不放回随机抽样选取其中N个特征后随机选取m组,形成m个IV特征集,m为自然数;基于GBDT排序的特征集,选择排序后GBDT值排在前N个的特征集,通过不放回随机抽样选取其中N个特征,N为自然数,随机选取m组,形成m个GBDT特征集,m为自然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次融合构建欺诈识别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包括:
步骤S6.1:步骤S4中的m个IV特征集、步骤S5中的m个数据集以LR为基准模型,构建m个基于LR的单模型;
步骤S6.2:步骤S4中m个GBDT特征集、步骤S5中的m个数据集分别以XGBOOST、LIGHTGBM、GBDT为基准模型,构建m个基于XGBOOST的单模型、m个基于LIGHTGBM的单模型、m个基于GBDT的单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次融合构建欺诈识别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包括:
步骤S7.1:通过AUC排序将步骤S6.1中m个基于LR的单模型进行模型融合,形成LR类模型;
步骤S7.2:通过AUC排序将步骤S6.2中m个基于XGBOOST的单模型进行模型融合,形成XGBOOST类模型;
步骤S7.3:通过PRE排序将步骤S6.2中m个基于LIGHTGBM的单模型进行模型融合,形成LIGHTGBM类模型;
步骤S7.4:通过RECALL排序将步骤S6.2中m个基于GBDT的单模型进行模型融合,形成GBDT类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9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