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金属伴生萤石矿的选矿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7423.9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龙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金冬 |
地址: | 42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伴生 萤石 选矿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伴生萤石矿的选矿工艺,对依次经过磁选脱铁、钼铋等浮、铋硫混浮和螯合捕收剂混合浮选黑白钨后的尾矿再进行萤石浮选,浮钨尾矿作为萤石浮选给矿进入萤石粗选作业,粗选精矿进入高度萤石精选作业,经过八次精选获得高度萤石精矿,扫选精矿跟精三尾矿进入低度萤石精选作业,经过三次精选后得到低度萤石精矿。本发明解决了萤石与CaCO3分离效果差使萤石回收率、品位低的问题,同时有效降低了硫化矿作业、黑白钨混合浮选作业残余选矿药剂对萤石的影响,使萤石精矿品位、回收率综合指标显著提高,并且将容易富集CaCO3等杂质的中矿集中开路出来单独作浮选处理,有利于获得高品质的萤石精矿和提高萤石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矿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多金属伴生萤石矿的选矿工艺。
背景技术
钨钼铋伴生萤石多金属矿,属于矽卡岩型矿体,其选矿主干工艺流程为:磁选脱铁—钼铋等浮—铋硫混浮—黑白钨混合浮选—萤石浮选。将原矿磨矿至细度-200目占73.0%,对依次经过磁选脱铁、钼铋等浮、铋硫混浮和螯合捕收剂混合浮选黑白钨后的尾矿再进行萤石浮选,萤石浮选给矿浓度约45.0%,品位CaF221.0%、CaCO35.86%、SiO233.64%,萤石浮选流程分为一次粗选、八次精选和一次扫选的依次顺序返回闭路工艺流程。即:浮钨尾矿进入萤石粗选作业,粗选纯碱用量350g/t,矿浆pH值8.5,水玻璃用量1800g/t,改性油酸用量300g/t;粗选尾矿进入一次扫选,一次扫选改性油酸用量40g/t,扫选泡沫精矿返回粗选作业,扫选尾矿丢尾;粗选泡沫精矿进入一次精选作业,一次精选为空白精选(不添加药剂);一次精选尾矿返回粗选作业,一次精选的精矿进入精二作业,精二添加200g/t用量的酸化水玻璃(水玻璃与硫酸质量比4:1);二次精选的尾矿返回精一作业,二次精选的精矿进入三次精选作业,三次精选添加160g/t用量的酸化水玻璃;三次精选的尾矿返回二次精选作业,三次精选的精矿进入四次精选作业,四次精选添加140g/t用量的酸化水玻璃;四次精选的尾矿返回三次精选作业,四次精选的精矿进入五次精选作业,五次精选添加120g/t用量的酸化水玻璃;五次精选的尾矿返回四次精选作业,五次精选的精矿进入六次精选作业,六次精选添加100g/t用量的酸化水玻璃;六次精选的尾矿返回五次精选作业,六次精选的精矿进入七次精选作业,七次精选添加80g/t用量的酸化水玻璃;七次精选的尾矿返回六次精选作业,七次精选的精矿进入八次精选作业,八次精选添加50g/t用量的酸化水玻璃;八次精选的尾矿返回七次精选作业,八次精选的精矿即为最终萤石精矿。
该工艺获得选矿技术指标为:萤石精矿品位CaF2 85.12%,回收率54.08%。原萤石选矿工艺流程见图1。存在缺点:
萤石精矿品位低、CaF2品位只有85.12%;回收率低,精矿回收率仅54.08%。
原因分析如下:
(1)由于原矿含CaCO35.86%,现有的萤石选矿工艺对CaCO3的选择性抑制效果较差,提高精矿品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抑制萤石,制约了萤石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提高。而整个流程为全闭路顺序返回,使萤石精选作业对有害易浮杂质CaCO3没有起到显著的抑制,CaCO3存在往精矿富集的现象。
(2)前面硫化矿作业、黑白钨螯合捕收剂混合浮选浮选作业残余选矿药剂量大,对萤石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萤石选矿指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金属伴生萤石矿的选矿工艺,提高了该多金属伴生萤石矿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金属伴生萤石矿的选矿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7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