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滚石防护用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8292.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俊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坡滚石 防护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边坡滚石防护用缓冲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于不同的山坡地形防护需求,提高边坡滚石防护装置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的边坡滚石防护用缓冲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边坡滚石防护用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底板,两个第一底板下方均设置有第二底板,防护机构,两个第一底板上部均设置有防护机构;缓冲机构,两个第一底板下部与两个第二底板上均设置有缓冲机构。通过防护机构上的布网内累积一定量的碎石之后,防护机构向下滑动带动缓冲机构向上滑动将布网袋的网口打开对碎石进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边坡滚石防护用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在加快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居住建筑、办公楼、铁路和公路等,部分露天山体剥离爆破逐渐走向居民聚集地的城镇及村庄的边缘,爆破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因山体爆破产生的滚石需使用防护装置对其进行阻拦,防止滚石掉落对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边坡滚石防护大部分都是简单使用防护网进行拦截,无法适用于不同的山坡地形防护需求,导致出现滚石突发状态,难以安全拦截,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山坡地形防护需求,提高边坡滚石防护装置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的边坡滚石防护用缓冲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边坡滚石防护大部分都是简单使用防护网进行拦截,无法适用于不同的山坡地形防护需求,导致出现滚石突发状态,难以安全拦截,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山坡地形防护需求,提高边坡滚石防护装置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的边坡滚石防护用缓冲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坡滚石防护用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底板,两个第一底板下方均设置有第二底;防护机构,两个第一底板上部均设置有防护机构;缓冲机构,两个第一底板下部与两个第二底板上均设置有缓冲机构。
进一步的,防护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底板上部均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弧形滑槽板,两个第一轴承座下方的第一底板均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板;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轴承座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杆;滑杆,两个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滑杆,两个滑杆贯穿相近的第一弧形滑槽板;第一滑块,两个滑杆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与两个第一弧形滑槽板滑动式配合;第一卡环,两个滑杆相向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卡环;第一螺栓板,靠近两个第一轴承座侧边的第一底板相向一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螺栓板。
进一步的,缓冲机构包括:第二滑块,两个滑杆另一端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直滑槽板,靠近两个第一轴承座侧边的第一底板上均设置有直滑槽板;第三滑块,两个直滑槽板内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三滑块,两个第三滑块与两个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三滑块侧边均设置有第二轴承座;第一导杆,两个第一底板下部均设置有第一导杆;第四滑块,两个第一导杆上均滑动式设置有第四滑块;第三轴承座,两个第四滑块靠近第三滑块一侧均设置有第三轴承座;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轴承座与两个第三轴承座之间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一弹性件,两个第四滑块一侧与两个第一导杆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卡环,两个第四滑块相向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卡环;第二螺栓板,两个第一底板中部相向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螺栓板;第三螺栓板,两个第二底板下部相向一侧均设置有第三螺栓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轴承座,两个第二底板上均设置有第四轴承座;转动板,两个第四轴承座相向一侧均转动式设置有转动板;第三卡环,两个转动板相向一侧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三卡环;转动块,两个第四轴承座背向一侧均转动式设置有转动块;第一固定杆,两个转动块偏心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五轴承座,靠近两个第一导杆的第一底板上对称设置有第五轴承座;转轴,两个相近的第五轴承座之间均转动式设置有转轴;绕线轮,两个转轴背向一端均设置有绕线轮;拉绳,两个绕线轮与两个第一固定杆之间均设置有拉绳;齿轮,两个转轴中部均设置有齿轮;齿条,两个第四滑块背向一侧均设置有齿条,两个齿条与两个齿轮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俊,未经陈国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8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柳编制品表面划痕损伤的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安全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