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共谋兴趣洪泛攻击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8390.X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樊娜;李思瑞;邹小敏;段宗涛;王青龙;朱依水;王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富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知高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869 | 代理人: | 李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车载 命名 数据 网络 共谋 兴趣 攻击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共谋兴趣洪泛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固定时间窗口内,RSU统计其监测范围内车辆节点流量情况,判断网络流量是否突变,并将流量异常的节点加入第一个可疑候选集;
步骤2)、计算第一个可疑候选集中的节点的PIT条目存在时间,与预设阈值比较并将筛选出的节点加入第二个可疑候选集;
步骤3)、计算第二个可疑候选集中的节点的PIT利用率,与预设阈值比较并将筛选出的节点加入黑名单;
步骤4)、RSU在区块链网络中更新并同步黑名单,然后将黑名单广播给其监测范围内的车辆节点;
步骤5)、合法车辆收到来自RSU广播的黑名单,并拒绝接收来自黑名单中车辆节点的兴趣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共谋兴趣洪泛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计算上一个时间窗口Tτ内RSU监测范围内平均节点发送兴趣包数
其中PSendi表示节点Vi在时间窗口Tτ内发送的兴趣包数量;n表示集合内包含的节点数目;
1.2计算中所有节点在时间窗口Tτ内发送的兴趣包数量的方差Sn2,标准差δ;
1.3使用标准差δ作为自适应调节参数得到合法流量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共谋兴趣洪泛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RSU计算时间窗口Tτ+1内RSU监测范围内平均节点发送兴趣包数,判断流量是否可疑;如果说明在Tτ+1时间窗口内发包数量突然增多,可以判断在此RSU范围内存在攻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共谋兴趣洪泛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集合内每个节点的发包数分别与合法流量区间的上限进行比较,
如果满足(4)所示关系,说明节点Vj在短时间内发送兴趣包数量较多,则认为节点Vj是可疑节点,并将节点Vj加入可疑候选集W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共谋兴趣洪泛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可疑候选集W1中的节点计算其PIT条目存在时间,进一步判断节点是否被攻击,具体步骤如下:
2.1统计并计算节点Vj的PIT条目平均存在时间和方差;
其中m表示当前节点PIT条目的总数;Xi表示节点PIT条目中第i个条目的存在时间;X表示m个PIT条目总存在时间;表示平均PIT条目存在时间;
2.2通过和S2(X)进一步判断节点Vj的可疑性,如果同时满足(8)和(9),则将节点Vj加入可疑候选集W2;
S2(X)≤β (9)
其中α和β是两个预设阈值,需要根据多次试验确定最佳取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共谋兴趣洪泛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析CIFA攻击对节点PIT占用率的影响,对可疑候选集W2中的节点进行以下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3.1计算节点PIT的总条目数和PIT大小的比值来表示节点的PIT占用率Pusage;
其中PSize表示PIT的大小;
3.2将Pusage与预设阈值γ进行比较,如果满足(11),则认为节点Vj是被攻击的节点;
Pusage≥γ (11)
其中γ∈[0,1]是经过多次试验所得的经验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富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富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83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