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8580.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路冰;刘聪;赵宝成;孔璟常;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28 | 分类号: | E04C2/28;E04C2/30;E04C2/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混凝土 组合 结构 锚固 | ||
1.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包括两侧钢板(1)、多个内部抗剪连接件(2)、核芯混凝土(3)、橡胶垫(4)、尾端抗剪连接件(5)和端部抗剪连接件(6),两块钢板(1)相对设置,内部抗剪连接件(2)焊接在两块钢板(1)之间,在两个钢板(1)之间浇筑有核芯混凝土(3)形成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的一侧钢板(1)沿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厚度方向弯折,在钢板弯折部的内侧设置有楔形厚度的橡胶垫(4),尾端抗剪连接件(5)的一端连接在钢板弯折部上,尾端抗剪连接件(5)的另一端伸入核芯混凝土(3)内部,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的另一侧钢板(1)上沿厚度方向设置有端部抗剪连接件(6)。
2.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包括两侧钢板(1)、多个内部抗剪连接件(2)、核芯混凝土(3)、橡胶垫(4)和尾端抗剪连接件(5),两块钢板(1)相对设置,内部抗剪连接件(2)焊接在两块钢板(1)之间,在两个钢板(1)之间浇筑有核芯混凝土(3)形成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的两侧钢板(1)分别沿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厚度方向弯折,在每个钢板弯折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楔形厚度的橡胶垫(4),每个钢板弯折部上均连接有尾端抗剪连接件(5),尾端抗剪连接件(5)的一端连接在钢板弯折部上,尾端抗剪连接件(5)的另一端伸入核芯混凝土(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设钢板(1)的厚度为D,钢板弯折处的内圆角曲率半径R为1.2D-2.8D。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的一侧钢板(1)沿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厚度方向弯折,钢板弯折部与钢板未弯折部的夹角为82-8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的一侧钢板(1)沿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厚度方向弯折,钢板弯折部与钢板未弯折部的夹角为8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尾端抗剪连接件(5)与钢板弯折部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尾端抗剪连接件(5)水平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设钢板(1)的厚度为D,钢板弯折部的末端到弯折点(Q)之间的距离L为13D~17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设钢板(1)的厚度为D,钢板弯折部的末端到尾端抗剪连接件(5)的距离m为3D~6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端部钢板自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核芯混凝土(3)的厚度为300mm-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烟台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85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