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质暗挖隧道临时支护的防水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9002.X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国;陈淑裕;姚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朱盈盈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质 隧道 临时 支护 防水 节点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质暗挖隧道临时支护的防水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一种隧道工程领域,包括初衬支护、临时支护,该人行隧道断面设有一组洞室,洞室的仰拱处、侧壁处及拱顶处均设有初衬支护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设有临时工字钢,初衬支护与临时工字钢之间自初衬支护界面至临时工字钢依次设有第一钢片、防水层、第二钢片及钢楔子,本发明中对临时工字钢进行局部切割后让防水层完整通过,立即恢复支撑,仅需额外增加两块的5mm厚的钢片来保护防水板,相对焊接止水钢板来说,成本大大降低,速度加快;具有防水好、施工快、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控及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质暗挖隧道临时支护的防水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对立体交通、人车分流的需求越来越大,人行道过街地道的布置越来越广泛。在不封闭地面交通情况下,常采用浅埋暗挖法,尤其是CD法(中隔壁法)和CRD法(交叉中隔壁法)对人行过街地道这类浅覆土、小断面、短净尺、严沉降的隧道工程最为适用。
CD/CRD法依靠2榀/m(格栅)钢拱架及双层网喷混凝土的初衬支护为受力基础,附以2榀/m工字钢及网喷混凝土临时支撑形成组合支撑体系,再施工全断面防水板或防水卷材,最后施工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形成永久结构。
在施工防水层时,因临时工字钢的阻碍,防水施工必须进行节点处理,一般采用两种方式:1.拆除临时工字钢,保证防水材料完整通过达到全封闭防水,缺点为隧洞变形大、完全依靠初衬受力,增加隧洞塌方风险;2.保持工字钢不动,防水材料局部断开,通过在工字钢上焊接止水钢板来加强局部防水效果,缺点为始终无法与全封闭防水板的防水效果相媲美,且焊接止水钢板成本高,工期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质暗挖隧道临时支护的防水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既保证了防水层全封闭,又保持临时工字钢支撑不拆除,仅局部切割后施工防水层并立即恢复支撑,具有防水好、施工快、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控及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所述的一种软土质暗挖隧道临时支护的防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初衬支护、临时支护,该隧道断面设有一组洞室,洞室的仰拱处、侧壁处及拱顶处均设有初衬支护和临时支护,所述临时支护设有临时工字钢,所述初衬支护与临时工字钢之间自初衬支护界面至临时工字钢依次设有第一钢片、防水层、第二钢片及钢楔子。
所述的一种软土质暗挖隧道临时支护的防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设有防水板。
所述的软土质暗挖隧道临时支护的防水节点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如下步骤:
1)制作第一钢片、第二钢片及钢楔子:将钢板切割成一组第一钢片、一组第二钢片及一组钢楔子备用;
2)采用氧气乙炔切割并割断防水节点交界面的临时工字钢;
3)待步骤2)的临时工字钢切割完成后,对临时工字钢的切割口进行洒水降温,且对其局部进行抹灰与压平;
4)待步骤3)的临时工字钢的切割口压平后,将步骤1)制作的第一钢片安装于靠近初衬支护的切割口处;
5)待步骤4)中的第一钢片安装完成后,采用环向分段摊铺的方式于第一钢片上铺设防水板并固定;
6)待步骤5)中的防水板铺设完成后,将步骤1)制作的第二钢片安装于防水板上;
7)待步骤6)中第二钢片安装完成后,将步骤1)制作的钢楔子设置于临时工字钢与第二钢片之间的空隙,顶紧临时工字钢与第二钢片。
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钢片的大小和第二钢片的大小相同。
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切割临时工字钢的长度2-3cm。
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半干态M10砂灰对临时工字钢切割口进行局部抹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教学用多功能显示屏安装座
- 下一篇:资源推送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