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锂电池组供电的电力操作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9052.8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伟;匡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博泰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H02M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锂电池 供电 电力 操作 电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锂电池组供电的电力操作电源,其包括:锂电池组;输入滤波电路,所述输入滤波电路采用EMI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锂电池组连接;交错正激电路,包括第一正激电路和第二正激电路,所述第一正激电路、第二正激电路并联,所述第一正激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正激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电路采用π型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正激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正激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采用交错并联式双正激式升压电路,使电路的可靠性增强、功率密度提高、效率提高,特别适用于直流低压输入、高压大电流输出的应用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锂电池组供电的电力操作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力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能式电动分合闸、微机继电保护、网络化远程监控等新型自动化配网设备逐步投入应用,这些设备的可靠供电是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
现有的变电所采用操作电源作为二次供电设备,来提供可靠的不间断工作电源,其可靠性极其重要。
但是现有的操作电源大多数体积较大,电路较为复杂,安装调试及维护造成极大地不便,在日常维护过程中经常发现故障,电源系统的可靠性也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锂电池组供电的电力操作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电源体积较大、电路较为复杂、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锂电池组供电的电力操作电源,其包括:
锂电池组;
输入滤波电路,所述输入滤波电路采用EM I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锂电池组连接;
交错正激电路,包括第一正激电路和第二正激电路,所述第一正激电路、第二正激电路并联,所述第一正激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正激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输出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电路采用π型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正激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正激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Y1、电容CY2,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并联在共模电感L1的两输入端,所述电容CY1与所述电容CY2串联后并联在共模电感L1的两输出端,所述共模电感L1的两输出端与所述交错正激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正激电路包括变压器T1、开关管M1、二极管D1、二极管D3、二极管D5及电感L3,所述开关管M1的漏级与所述变压器T1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感L3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正极输入端口连接,且所述变压器T1的正极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变压器T1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M1的源极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正激电路包括变压器T2、开关管M2、二极管D2、二极管D4及电感L6,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开关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电感L4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T2的正极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正极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变压器T2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3阴极与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开关管M2的源极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博泰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博泰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