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FS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9069.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松;郭翔宇;彭时利;陈周群;杨敏;唐凯;覃华;严巨汇;李明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奥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7/61;C08G18/66;C08G18/48;C08G18/32;E04B1/66;E04F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fs 聚氨酯 防水涂料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PFS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三种独立制备和密封封装的组分。组分A的原料配方为:纳米氧化钙、溶剂、PEG‑200;组分B的原料配方为:催化剂Ⅰ、PEG‑200;组分C的原料配方为:MDI、PEG‑1000、催化剂Ⅱ、扩链剂、阻聚剂。各组分均以聚乙二醇作为主要原料,利用其与水的互溶性、吸水性、分散性及其作为聚氨酯反应原料的功能,对基面进行除水填充、组分间互溶、防水层贴合等处理。以此提高了最外层聚氨酯涂层与基面的粘接牢固度,避免了因基面内部孔隙含水而导致的防水涂料层起鼓,进而保证了外层贴砖材料的粘结强度,杜绝了继发外层空鼓和落砖问题。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PFS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聚氨酯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组分PFS聚氨酯防水涂料,以及该PFS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目前建筑装修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涂料,由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经加成聚合反应,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制备而成。涂料固化后,涂膜密实、柔韧,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目前,聚氨酯防水涂料因其具有较强的粘合力,被认为可直接施工于潮湿的基面。然而,实际施工中发现,当基面较为粗糙或含气量较大时,若进行潮湿条件下的涂刷,则防水涂料层极易出现起鼓现象。防水涂料层与内层基面的空隙又进一步影响了防水涂料层与外层贴砖材料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从而在外层材料中也出现空鼓,甚至导致砖的脱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FS聚氨酯防水涂料。PFS聚氨酯防水涂料,即皮肤式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易操作、工期短、无污染等优点。本申请除具有上述特点外,通过三种以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作为主要原料的组分配合,分别利用聚乙二醇与水的互溶性、吸水性、分散性及其作为聚氨酯反应原料——聚醚多元醇的功能、特性等,对基面进行除水填充、防水层贴合等处理,使本申请所提供的PFS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能够通过毛细作用主动渗透入基面内部进行除水、填充的功能,同时,配合组分中聚乙二醇的互溶作用及组分间的反应,提高了最外层聚氨酯涂层与基面的粘接牢固度,从而避免了因基面内部孔隙含水而导致的防水涂料层起鼓。由于防水涂料层与内层基面的牢固贴合,避免了内层空鼓通过防水层向外层贴砖材料水泥砂浆层的传递,由此,本申请能够同时保证防水层与内层基面,以及防水层与外层贴砖材料层的粘结牢固度,从而提高外层及外层装饰的施工质量。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PFS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PFS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其中,
组分A的原料配方为:纳米氧化钙、溶剂、PEG-200;纳米氧化钙与溶剂的质量体积分数比为1:(500~1000);溶剂与PEG-200的体积份数比为1:(1~3);
组分B的原料配方为:催化剂Ⅰ、PEG-200;催化剂Ⅰ与PEG-200的体积份数比为1:(3000~10000);
组分C的原料配方为:MDI、PEG-1000、催化剂Ⅱ、扩链剂、阻聚剂;PEG-1000与MDI的摩尔比为1:(2.3~2.7);催化剂Ⅱ的质量与PEG-1000和MDI的总质量的份数比为1:(9000~12000);扩链剂的摩尔份数与PEG-1000和MDI的总摩尔份数之比为1:(1.8~2.2);阻聚剂的摩尔份数与PEG-1000和MDI的总摩尔份数之比为1:(500~800)。
本申请所提供的PFS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三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奥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奥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