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细水雾灭火初期火焰增强的复合气液两相灭火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9493.8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裴蓓;陈立伟;余明高;王燕;李世梁;郭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D1/02 | 分类号: | A62D1/02;A62D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水雾 灭火 初期 火焰 增强 复合 两相 灭火剂 | ||
本发明涉及抑制细水雾灭火初期火焰增强的复合气液两相灭火剂,可有效解决改善水雾对火焰的控火效能,同时显著弱化细水雾灭火初期的火焰增强现象,提高灭火安全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的体积比为260‑280︰1,液相部分是由细水雾复合添加剂加水稀释制成,气相部分为惰性气体,所述的细水雾复合添加剂是由质量百分比计的:6.0%‑12.0%碳氢表面活性剂,2.0%‑6.0%氟碳表面活性剂,3.0%‑20.0%钾盐,1.0%‑10.0%异丙醇,余量为水制成;本发明组方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效果好,提高灭火安全性,是灭火剂上的一大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技术,特别是一种抑制细水雾灭火初期火焰增强的复合气液两相灭火剂。
背景技术
细水雾作为灭火介质具有灭火迅速、清洁、环保等很多优点,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哈龙替代品。然而,在细水雾初始喷雾阶段,由于液滴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蒸发速度更快,对火焰的扰动也更强,加速了空气和燃料蒸汽的混合,致使火焰在短时间内得到强化,火焰的尺度会突然增大。这种火焰强化可大大增加引燃周围可燃物的可能性,对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发展更为安全、清洁、高效的细水雾灭火剂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灭火安全,目前,在提高细水雾灭火效率方面国内外主要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实现水雾粒径的细小化,或加入碱金属等无机盐、过渡金属化合物等提高灭火的化学抑制作用,灭火效能受化学添加剂的种类与浓度的影响。然而,由于化学添加剂中灭火物质的释放受水雾蒸发的影响,单一含添加剂细水雾不可避免地对火焰形成扰动,灭火初期的火焰突然增强现象并不能被有效控制,未能有效解决,细水雾灭火仍存在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抑制细水雾灭火初期火焰增强的复合气液两相灭火剂,可有效解决改善水雾对火焰的控火效能,同时显著弱化细水雾灭火初期的火焰增强现象,提高灭火安全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抑制细水雾灭火初期火焰增强的复合气液两相灭火剂,包括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的体积比为260-280︰1,液相部分是由细水雾复合添加剂加水稀释制成,气相部分为惰性气体,所述的细水雾复合添加剂是由质量百分比计的:6.0%-12.0%碳氢表面活性剂,2.0%-6.0%氟碳表面活性剂,3.0%-20.0%钾盐,1.0%-10.0%异丙醇,余量为水制成,其中,将碳氢表面活性剂、氟碳表面活性剂、钾盐、异丙醇依次加入水中溶解,制成细水雾复合添加剂原液,将细水雾复合添加剂原液再加水稀释至质量浓度3-10%,成液相部分;
所述的碳氢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
所述的氟碳表面活性剂为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氧基苯磺酸盐或全氟丙氧基硫酸盐中的一种;
所述的钾盐为碳酸钾、草酸钾、醋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二氧化碳、氮气或IG541中的一种;
所述的IG541是一种混合气体,由体积百分计的:52%氮、40%氩、8%二氧化碳组成,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不导电的气体,臭氧耗损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其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很短,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灭火剂。
本发明组方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效果好,可有效防止水雾蒸发速率增加,在提高细水雾对火焰控火效能的同时,能显著弱化细水雾灭火初期的火焰增强现象,提高灭火安全性,是灭火剂上的一大创新,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灭火与其他不同灭火剂作用下火焰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