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9705.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梅;王宁;王璐;周晶;王硕;李泽;龙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5;G06F16/215;G06F16/28;G06F16/84;G06F21/6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于晓庆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城市 数据 共享 方法 | ||
一种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方法,涉及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包括:收集开放数据和大数据;针对大数据信息进行清除和修正,对开放数据信息和正常数据信息进行合并、分类,按照数据格式进行分类并存储;将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的结构性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密,对使用者身份进行验证,建立共享接口和数据细粒度,执行共享操作,存储共享数据并将其可视化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方法存在的数据之间相互独立、数据格式不统一造成的共享难度大、存在多共享协议造成的共享程序复杂、使用者身份权限没有限制造成的数据共享混乱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为推动人类世界智能化提供了有利支撑。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世界各国已逐渐意识到智慧城市将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和数字城市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城市大数据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分析和智能服务,收集、存储并分析智慧城市大量数据,以整合化、系统化的方式管理城市运转,保证城市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作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将实体城市与数字城市连接起来,物联网无时不刻都在产生着庞大的数据信息。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可能来自智慧城市的政府数据,或者来自除政府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数据的海量性,人类正在迈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数据共享可以降低重新收集和验证数据的成本,为整合城市系统和服务提供驱动力,同时可以将政府决策进行透明化,数据共享还能促进居民与社区的参与度,实现企业与社区的共同创新,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目前,现有的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各领域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平台上,数据之间相互独立;数据格式多种多样,没有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将造成数据再利用存在难度;由于数据异构问题使得数据共享时,只能通过语法层面的互操作来实现分布式查询,语法层面的互操作还需遵循通用的知识表示语言和采用标准操作;另外,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在数据共享时需要多种数据共享协议,操作复杂,不利于数据共享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数据共享时的使用者身份和权限没有界定,可能会造成数据用作非法用途,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方法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获取
收集开放数据和大数据;
步骤二、数据分析
针对大数据信息进行清除和修正,对开放数据信息和正常数据信息进行合并、分类,按照数据格式进行分类并存储;
步骤三、数据处理
将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的结构性数据;
步骤四、数据共享
对数据进行加密,对使用者身份进行验证,建立共享接口和数据细粒度,执行共享操作,存储共享数据并将其可视化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一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S1.1构建开放数据信息收集服务器,链接到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收集开放数据;
S1.2构建大数据信息收集服务器,链接到各非政府职能部门的官方网站、数据传感器、移动设备、卫星通讯设备、社交媒体和知识库中收集大数据;
S1.3根据需要实时或间隔设定时间更新所收集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