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装置及具有其的微波消解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9967.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坤;张振方;王志刚;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仪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64 | 分类号: | H05B6/64;F24C15/02;E05B65/00;E05B15/00;E05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郭金鑫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具有 微波 消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锁装置及具有其的微波消解炉,涉及门锁紧结构技术领域;门锁装置包括门钩和门锁组件,门锁组件包括弹性支撑结构、基板和锁舌;弹性支撑结构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基板连接;基板设有供门钩穿过的第一通孔;锁舌安装在基板上,并可在锁止位和解锁位移动,锁舌设有可与门钩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孔。本发明通过弹性支撑结构来连接箱体和基板,在爆罐现象时,门体被冲击打开,并通过挂钩拉动基板和锁舌,此时弹性支撑结构能够缓冲掉部分挂钩拉动的瞬间冲击力,同时门体的打开能够将炉腔中的多余压力释放,能够有效防止门钩或门锁组件在冲击作用下变形和门钩脱钩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紧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门锁装置及具有其的微波消解炉。
背景技术
微波加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样品前处理的方案中,具体的,是通过微波消解炉或者说是微波消解仪对消解液和试样在高温增压条件进行溶解。由于微波消解炉在微波颅腔内大多是高温高压状态,发生意外爆罐时的冲击力非常大。
为了防止微波泄露及缓解意外爆罐时对外界的冲击,目前大多采用金属安全炉门及联动门锁的方式。但是由于目前使用的门锁大多为固定式,爆罐时的冲击力会将炉门挂钩或门锁冲击变形甚至挂钩脱钩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装置及具有其的微波消解炉,以解决现有的固定式门锁在冲击力下容易出现门锁变形和脱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门锁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门锁装置,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门钩和安装在箱体上的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弹性支撑结构、基板和锁舌;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基板设有供所述门钩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锁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可在锁止位和解锁位移动,所述锁舌设有第一限位孔,处于所述锁止位时,所述第一限位孔可与所述门钩限位配合,处于所述解锁位时,解除对所述门钩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锁舌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第二限位孔;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连接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件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并具有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基板另一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端,另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装在所述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门钩包括一体连接的钩柄和勾部;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安装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将所述第一限位孔分隔为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勾部伸入到所述第三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卡合,所述钩柄位于所述第四通孔内,且沿所述锁止位到所述解锁位的方向上,所述第四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钩柄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勾部外侧设有导向面,所述门体由打开向关闭转动时,所述导向面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导向配合,以推动所述锁舌由锁止位移动至所述解锁位。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基板和所述锁舌相连接;所述门体由打开向关闭转动时带动所述门钩移动,所述门钩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带动所述锁舌由锁止位移动至所述解锁位;所述门钩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带动所述锁舌由解锁位复位至所述锁止位,所述第一限位孔限位所述门钩。
进一步的,还包括门栓组件,所述基板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门栓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门栓组件可与所述锁舌连接,以限制所述锁舌由锁止位向所述解锁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门栓组件包括水平驱动部件和门栓;所述水平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门栓位于所述锁舌和所述水平驱动部件之间,所述门栓一端铰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驱动部件铰接;所述门栓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铰接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锁舌设有卡槽,所述驱动部件可带动所述卡接部转动至所述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仪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仪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型螺栓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针距调节旋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