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绿肥、马铃薯间、套、轮作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0042.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韦彩会;何铁光;李忠义;董文斌;唐红琴;蒙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2/20;A01C21/00;A01B79/02;C05G3/00;C05G3/40;C05G3/90;C05G5/12;C05G5/30;C05F17/2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0 | 代理人: | 牙斐颖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绿肥 马铃薯 轮作 种植 方法 | ||
1.一种玉米、绿肥、马铃薯间、套、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土地整理
清除种植地地面根茬、杂草,在种植玉米前10-15天经深翻耕后添加土壤调节剂,将种植地土壤pH值调节为6.5-7.5,按照1200-1800kg/hm2的量撒施基底肥并均匀翻埋入土;
(二)玉米的种植
(1)播种:于3月初-5月初,按照行距为60-70cm开玉米种植行,行沟宽为20-30cm,深为10-15cm,将种子按照株距30-40cm的规格穴播于玉米种植行沟内,每穴播入种子2-3粒,再覆上2-3cm厚的细土;
(2)田间管理:播种后,分别于苗期至拔节期、拔节期至孕穗期、孕穗期至灌浆期给植株追施玉米肥料,共追肥3次;
(三)绿肥的种植
a.播种:于玉米收获前15天内,采用撒播的方式在玉米种植地播种绿肥种子,种子用量为3-4kg/亩;
b.翻压:在绿肥播种后60-80天,根据其生长情况在绿肥植株木质化之前,将绿肥连同玉米秸秆翻压还田,具体操作为:砍掉玉米秸秆,对绿肥进行刈割,将玉米秸秆和绿肥均匀平铺施于种植地中,在玉米秸秆和绿肥上均匀撒施腐解剂,将腐解物翻压入土、耙匀整地,以促进和加速秸秆腐解;秸秆腐解剂与细土拌匀,再撒施;
(四)马铃薯的种植
①起畦放种:于10月初-11月份,在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地块中,起马铃薯种植畦,畦宽80cm,沟宽40cm,畦高20cm;选择无虫害、表皮完好的马铃薯切成5-6cm的每段,并在切口处沾上草木灰,按照行株距为60cm×25cm的规格开马铃薯种植穴,每畦种2行,再将处理好的种薯放入穴中,再覆土3-5cm;
②田间管理:幼苗期浇水后及时中耕,促进发根、发棵,发棵期中耕培土,结薯后期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收获前7-8天停止浇水;及时清理杂草,用杀虫板和杀虫灯来进行害虫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绿肥、马铃薯间、套、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基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茶籽饼20-30份、硝化细菌3-8份、米糠15-25份、动物尿液10-15份、尿素3-8份、页岩粉2-4份、膨润土2-3份、低密度聚乙烯4-8份、滑石粉2-4份、钠盐水溶液5-9份和松节油35-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绿肥、马铃薯间、套、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茶籽饼、硝化细菌、米糠和动物尿液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30-40℃,湿度为55-65%的条件下发酵15-20天,得到混合发酵肥;
(2)将膨润土与钠盐水溶液混合搅拌,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页岩粉和尿素混合后焙烧,得到包衣料A;
(3)将滑石粉、低密度聚乙烯、松节油混合,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100-115℃并搅拌均匀,得到包衣料B;
(4)将包衣料A包覆步骤(1)所得混合发酵肥,制得包覆颗粒,接着将包衣料B包覆上述包覆颗粒,即得所述基底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绿肥、马铃薯间、套、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草木灰8-16份、碳酸氢铵15-25份、复硝酚钠6-10份和糖醇螯合液体肥料30-4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绿肥、马铃薯间、套、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腐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2-3份、蔗糖5-10份、黑曲霉2-4份和柠檬酸3-8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绿肥、马铃薯间、套、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3个阶段追肥时,肥料随灌水施用于玉米植株的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绿肥、马铃薯间、套、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为田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储互补通信基站节能系统
- 下一篇:微型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