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可插拔式耦合器及耦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0139.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史剑光;江晓;彭时林;于海滨;吕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50;H01F38/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可插拔式 耦合器 耦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可插拔式耦合器及耦合方法,耦合器的非接触插座包括外壳、插座磁铁、外线圈和水密插座;所述非接触插头包括基体、插头磁铁、中线圈、内线圈和水密插头;其中,插座磁铁与插头磁铁极性相反,非接触插座为中空圆柱体,轴心处底部设置水密插座;非接触插头剖面为T字形,中心镂空,镂空处可插入非接触插座,镂空处由内之外设置内线圈、基体和中线圈,中线圈的两个端线短接,内线圈的端线与水密插头连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中继式耦合器,采用了三线圈结构,能够实现方便、可靠的水下插拔,并能够支持高效的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可插拔式耦合器及耦合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可插拔装置是海洋装备领域的常用设备,已经商业化的接触式插拔装装置插拔次数少,成本高。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非接触式插拔装置,可进行水下插拔的接插件的插合与分离工作基本上由水下机器人ROV完成,通过水上专业人员的控制,遥控ROV作业手柄抓取接插件一端的手柄,通过对准、矫正等工作完成接插件的插拔。水下机器人ROV等设备在水下进行接插件插拔过程中,为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接插件的插拔,必须确保接插件两端的同轴度,使接插件的两端处于一条直线,然后进行插合或分离。否则,尤其是插合过程中,若接插件的两端有较大的偏移,极易导致接插件的损坏。此类接插件的价格非常昂贵,操作人员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插拔前的准备,确保每一次插拔均万无一失。因此此类工作对水下作业环境、操作人员专业性等有较高要求,且耗费时间较长,不确定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可插拔式耦合器,包括非接触插座和非接触插头,其中,
所述非接触插座包括外壳、插座磁铁、外线圈和水密插座;所述非接触插头包括基体、插头磁铁、中线圈、内线圈和水密插头;其中,插座磁铁与插头磁铁极性相反,非接触插座为中空圆柱体,轴心处底部设置水密插座;非接触插头剖面为T字形,中心镂空,镂空处可插入非接触插座,镂空处由内之外设置内线圈、基体和中线圈,中线圈的两个端线短接,内线圈的端线与水密插头连接,插头磁铁设置在非接触插头的上部,处于T字形水平面,基体还设置在插头磁铁的外周;外线圈固定在外壳内部,外线圈的端口与水密插座连接,插座磁铁设置在非接触插座的上表面,插头磁铁设置在非接触插头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外线圈通过注模灌胶用环氧树脂固定在外壳内部。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非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基体为非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上端面用金属材料覆盖。
优选地,所述中线圈通过注模灌胶固定在基体外部。
优选地,所述内线圈通过注模灌胶固定在基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内线圈中还设置磁芯。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下可插拔式耦合方法,采用上述耦合器,包括以下步骤:
S10,非接触插座通过水密缆连接到无线电能接收电路,即连接到整流滤波电路上;
S20,非接触插头通过水密缆连接到无线电能发射电路,即连接到逆变电路上;
S30,将非接触插头插入非接触插座,插座磁铁与插头磁铁自动吸合,将二者固定;
S40,接通发射电路,内线圈中产生高频交变电流;
S50,通过电磁感应,中线圈中感应出高频磁场,将电能传输给接收端的外线圈;
S60,外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并将其通过整流滤波电路输出到接收端;
S70,电能传输完毕,拔出非接触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可夹搬卸货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汽车离合片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