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室内的甲醛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0460.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聂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依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5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甲醛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的甲醛处理设备,包括主体、抽气装置、更换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滤网、固定盒、废料箱、加料箱、进料管、排料管、通管、粉碎组件、传动组件、空气质量传感器、两个震动组件和两个加料管,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电机、转轴、第一轴承和若干刀片,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洁环、两个移动组件、若干限位组件和若干第一弹簧,该用于室内的甲醛处理设备通过更换机构,实现了自动更换的功能,无需人为更换,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同时避免饱和的活性炭释放甲醛而出现二次污染的现象,通过清洁机构,实现了清洁的功能,避免灰尘堵塞滤网而影响空气的流畅,从而防止对甲醛处理工作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醛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的甲醛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3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甲醛处理设备则是用于净化空气中的甲醛的空气净化设备。
现有的甲醛处理设备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净化的方式进行甲醛处理工作,从而需要使用者定期更换活性炭,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负担,降低了现有的甲醛处理设备的便捷性,不仅如此,现有的甲醛处理在长期使用后,设备内部容易产生较多的灰尘,灰尘极易造成堵塞,从而影响空气的流通,从而对甲醛处理工作造成影响,降低了现有的甲醛处理设备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室内的甲醛处理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室内的甲醛处理设备,包括主体、抽气装置、更换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更换机构和清洁机构均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更换机构与清洁机构连接,所述主体的两侧均设有进风口,所述抽气装置设置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泵、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抽气泵固定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抽气泵与进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更换机构连接,所述抽气泵通过出气管与主体的外部连通,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PLC,所述抽气泵与PLC电连接;
所述更换机构包括滤网、固定盒、废料箱、加料箱、进料管、排料管、通管、粉碎组件、传动组件、空气质量传感器、两个震动组件和两个加料管,所述废料箱固定在主体内的底部,所述固定盒固定在废料箱的上方,所述进气管与固定盒内的顶部连通,所述加料箱固定在主体的上方,所述加料箱和固定盒内均设有活性炭,所述进料管设置在加料箱的上方,所述加料箱的下方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加料管均与固定盒内的顶部连通,所述固定盒的下方通过排料管与废料箱的内部连通,所述废料箱的一侧通过通管与主体的外部连通,所述排料管、通管和加料管内均设有阀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固定在进气管的内部,所述阀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均与PLC电连接,所述粉碎组件设置在固定盒的内部,所述粉碎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震动组件连接,两个震动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盒的上方的两侧,所述固定盒上设有开口,所述滤网的形状为环形,所述滤网与开口匹配,所述滤网与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电机、转轴、第一轴承和若干刀片,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盒内的底部,所述转轴固定在固定盒内的顶部,所述电机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刀片以转轴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的靠近电机的一端上,所述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皮带、第一转轮和两个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轮与清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转轮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依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依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