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管多自由度定位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0626.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4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何荣;吴涛;王彬;余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李钦;杜雁春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自由度 定位 焊接 夹具 | ||
一种弯管多自由度定位焊接夹具,包括待焊接的弯管、前法兰、后法兰,还包括底座和依次设置于底座首部、中部、尾部的前夹、中夹、尾夹。本发明提供的弯管多自由度定位焊接夹具,能够根据空间尺寸弯管样件的角度进行多自由度调节,能够轻松夹紧工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多种空间角度尺寸不同的弯管可以共用一套夹具等优点,避免样件工件的空间角度发生变化就需要制造一套新的夹具的不便,减少了不同空间尺寸弯管的工件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多自由度定位焊接夹具,适用于空间角度不宜测量采用样件检验的弯管的多自由度定位焊接用的工艺装备,尤其适用于对基本外形尺寸一致,端部空间角度经常改变的弯管进行定位焊接。
背景技术
在某些具有空间尺寸弯曲管子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管子的使用环境限制,没有管子的空间角度等具体尺寸,只有长宽高等基本外形尺寸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弯曲后形成的样件,然后根据样件进行后续生产弯管的检验,这样的弯管生产时一般分成几段拼焊成整体,采用一端法兰定位,另一端法兰的连接定位需根据样件进行现场修配定位,样件未到位时,就无法进行夹具的生产,影响生产周期。且如果样件的空间角度发生变化,就需重新制造夹具,成本较高,且更将影响生产周期。
同时在以往的此类定位焊接夹具中,对于中间需焊接管子采用的是木托现场底座连接,这种U形木托在对中间弯管的余量进行挫修时无法夹紧,只能将弯管取下采用台虎钳夹紧后进行挫修,然后再在原夹具上进行试装,如果再不合适又要在台虎钳上挫修,操作非常繁琐。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管多自由度定位焊接夹具,在将其用于弯管定位焊接时,能够适应不同空间角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弯管多自由度定位焊接夹具,包括待焊接的弯管、前法兰、后法兰,还包括底座和依次设置于底座首部、中部、尾部的前夹、中夹、尾夹;
所述底座沿弯管水平投影方向沿伸;
前夹包括定位板、前轴套、前定位套、钩形螺栓,其中,定位板安装于底座首部,前轴套的开口轴线与定位板平行且通过前轴座可滑动安装于定位板上,前轴套的后端壁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与前法兰同轴的环形壁,前轴套的端部设置若干耳片,所述钩形螺栓的前端为与耳片通过筒形螺母连接的螺纹段、后端为用于对前法兰夹紧的钩形段,所述前定位套插设于前轴套开口内用于对弯管的前端管口定位;
中夹包括夹座、夹块、长螺杆,所述夹座安装于底座上,两个夹口相对的夹块分别与夹座滑动连接,两个夹块上设置同轴的螺孔,所述长螺杆上设置两段依次与两个夹块上的螺孔螺接且旋向相反的螺段,用于控制两个夹块的夹紧与松弛,若干中夹依次设置于座上用于将弯管的中段夹紧;
后夹包括后座、转板、球接头,球头螺柱、螺套、后轴套、后轴座、后定位销、后定位套、蝶形螺母,后座上端设置开口水平的上球窝,球接头的后端设置球头端与上球窝适配,前端设置连接端与转板的上端连接,转板下端与后座上分别设置下球窝,两个球头螺柱的球头端分别与两个下球窝适配,螺套两端分别设置旋向相反的螺纹口,两个球头螺柱的螺纹端分别与螺套的两个螺纹口连接;后轴套的开口轴线与转板平行且通过后轴座可滑动安装于转板上,后轴套的前端壁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与后法兰适配的环形壁,后法兰上带有连接孔,环形壁上设置定位孔,通过后定位销依次穿过连接孔与定位孔后与蝶形螺母连接以将后法兰与后轴套同轴紧固,所述后定位套插设于后轴套开口内用于对弯管的后端管口定位。
本发明还保护利用上述弯管多自由度定位焊接夹具夹持弯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焊接的前法兰安装于前夹上,插入前定位套、夹紧前法兰;
步骤2、将待焊接的后法兰安装于后夹上,插入后定位套、夹紧后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