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废渣和耐碱真菌协同调控赤泥碱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1028.8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峰;程珂珂;伊家飞;范凯;高哲;杨斌;刘大春;徐宝强;熊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B09B3/00;C12R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赵浩竹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废渣 真菌 协同 调控 碱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废渣和耐碱真菌协同调控赤泥碱性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与甘蔗废渣组合对赤泥进行调节,降低赤泥中的钙霞石的含量,增强大团聚体颗粒的形成。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甘蔗废渣和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联合调控,甘蔗废渣改善赤泥的极端碱性环境,为微生物建立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其良好的纤维结构利于甘蔗废渣发酵腐解过程中释放氮磷钾,为微生物提供有机养分并促进其新陈代谢产酸,本发明的方法降低赤泥中的钙霞石的含量,增强大团聚体颗粒的形成,将赤泥的pH降至9以内,为赤泥土壤化、堆场生态重建创造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赤泥碱性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甘蔗废渣和耐碱真菌协同调控赤泥碱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作为国民经济与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资及战略材料,是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有色金属,对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019年全球原铝产量约为6250万吨,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氧化铝工业体系,原铝产量为3504万吨(占全球56%),氧化铝产量为7247万吨。现行氧化铝工业体系每生产1吨氧化铝,约产生0.5~2.0吨赤泥,中国每年的排放量超过1亿吨,累计约10亿吨,是有色金属行业排放量最大的难处理冶炼废渣。
赤泥是一种以铝土矿为原料碱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极细强碱性固体废弃物,受氧化铝生产工艺的限制,其化学碱含量较高且难以分离,赤泥的无污染化及有效利用一直难以进行,目前多以筑坝堆存为主。筑坝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耗费了大量的堆场建设和维护费用,而且赤泥中的碱极易向地下渗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裸露的赤泥形成的碱性粉尘随风飞扬,污染大气,还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堆场的溃坝隐患、碱性污染物的迁移风险及综合利用的环境影响,严重制约着赤泥清洁处置,赤泥的处置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研究者对赤泥的碱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提出了钙钠置换、废酸协同作用、废气碳化酸化、氯盐中和、生物驱动等多种调碱方法。但现有的调碱技术存在着工艺技术复杂、规模化难度大、经济效益差、二次污染严重等不足,部分的调碱技术对赤泥的处理量小,与氧化铝工业赤泥排放量不成比例,迄今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实际应用,赤泥碱性问题然仍属世界性难题。开发赤泥生物质、真菌调碱新技术,将赤泥中的碱含量调控在合理区间,削减强碱赤泥环境污染,可为堆场生态恢复创造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废渣和耐碱真菌协同调控赤泥碱性的方法,解决了现有赤泥碱性强的问题,能够降低赤泥的碱性,将赤泥的pH降至9以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废渣和耐碱真菌协同调控赤泥碱性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与甘蔗废渣组合对赤泥进行调节,降低赤泥中的钙霞石的含量,增强大团聚体颗粒的形成。
优选地,所述甘蔗废渣与赤泥的质量比为1:5。
优选地,所述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与甘蔗废渣组合能够降低矿物表面的-OH,将赤泥的pH降至9以内。
优选地,在所述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甘蔗废渣和赤泥中加入水,固液比为1:2。
优选地,所述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是从赤泥堆场有植物生长的区域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纯化的。
本发明的甘蔗废渣和耐碱真菌协同调控赤泥碱性的方法,解决了现有赤泥碱性强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1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计算机用机箱
- 下一篇:一种基于SLAM自主导航智能物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