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海龟抗菌肽的改造体抗菌肽C-CM5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2605.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碧昌;王义鹏;于海宁;欧阳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肌坊(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6 | 分类号: | C07K14/46;A61K38/17;A61K8/64;A61P31/04;A61P31/10;A61P29/00;A23K20/195;A23K20/147;A01N47/44;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郑云超;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龟 抗菌 改造 cm5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海龟抗菌肽的改造体抗菌肽C‑CM5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改造体抗菌肽的N端为α螺旋,C端为无规则结构的多肽,含有2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2915.45Da,等电点12.78。本发明提供是改造体抗菌肽C‑CM5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和极强的抗炎活性,此外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溶血活性低、制备方法简单等有益特点,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抗菌药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尤其是用于制备抗菌药物或组合物、抑制细菌生长药物或组合物、抗炎药物或组合物、防腐剂、动物饲料添加剂或化妆品添加剂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海龟(Chelonia mydas)抗菌肽Cm-CATH2的改造体抗菌肽C-CM5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抗生素的大规模滥用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病原微生物耐药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临床上应对耐药微生物感染的措施是使用对耐药微生物尚未使用过的新的或者替代性的抗生素,因此这就需要持续开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物。
抗菌肽是生物体基因编码的一种天然小分子多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分子,对细菌、真菌、病毒甚至原虫均具有直接的杀灭作用。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抗菌活性强、杀菌机制独特、毒性低和不易引起耐药性等优点,因此自发现之日起就被认为是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新一代抗生素。到目前为止,已从不同生物体中发现超过2600多种不同的抗菌肽,而且其数目还在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抗生素滥用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病原微生物耐药的问题,提供一种绿海龟(Chelonia mydas)抗菌肽Cm-CATH2的改造体抗菌肽C-CM5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一种绿海龟抗菌肽Cm-CATH2的改造体抗菌肽C-CM5,其N端为α螺旋,C端为无规则结构的多肽,含有2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2915.45Da,等电点12.78。
所述改造体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Arg Arg Ser ArgPhe Gly Arg Phe Phe Lys Lys Val Arg Lys1Gln Leu Gly Arg Val Lys Arg His Ser。
第二方面,提供绿海龟抗菌肽Cm-CATH2的改造体抗菌肽C-CM5的制备方法:根据绿海龟抗菌肽Cm-CATH2的氨基酸序列,利用分子改造方法设计获得了改造体C-CM5的氨基酸序列,并利用多肽固相合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化学合成。
具体为:根据所述改造体C-CM5的氨基酸序列,用自动多肽合成仪合成其全序列,利用HPLC反相柱层析脱盐。
其分子量测定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纯化的C-CM5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鉴定其纯度,分子量测定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用自动氨基酸测序仪测定氨基酸序列结构。
第三方面,提供绿海龟抗菌肽Cm-CATH2的改造体抗菌肽C-CM5的应用,用于制备抗菌药物或组合物、抑制细菌生长药物或组合物、抗炎药物或组合物、防腐剂、动物饲料添加剂或化妆品添加剂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根据绿海龟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分子改造方法设计改造体C-CM5,该改造体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和极强的抗炎活性,此外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溶血活性低、制备方法简单等有益特点,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抗菌药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2、与抗菌肽Cm-CATH2相比,氨基酸残基数量相对较少,易于合成,且合成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肌坊(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肌坊(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2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