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墙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2677.X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季梁;董鹏飞;顾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缘佑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26;B32B27/12;B32B27/40;B32B27/30;B32B33/00;B32B37/12;B32B37/10;B32B38/06;B32B38/00;E04F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孔令聪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墙布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墙布包括基材层、表层以及位于基材层与表层之间的粘胶层,基材层的材料选自机织布与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表层的材料为超细纤维布,超细纤维布中纤维的直径小于4.0μm,表层具有至少一个立体造型。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复合墙布,纤维直径小于4.0μm的超细纤维布作为表层,具有耐磨和质感好的优点;表层具有至少一个立体造型,丰富了墙布的样式;而上述材质的基材层能够提高复合墙布的强度。上述整体能够提高墙布的应用性。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复合墙布的制备方法。上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墙布具有耐磨和质感好的优点,样式丰富,强度高,应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包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墙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包装装饰技术领域,墙纸和墙布是常用的装饰材料。其中,墙纸通常用漂白化学木浆生产原纸,再经不同工序的加工处理,如涂布、印刷、压纹或表面覆塑,最后经裁切、包装后出厂。墙纸具有一定的强度、韧度、美观的外表和良好的抗水性能,且样式丰富、价格空间大,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刷漆上色,同时可以进行轧花,立体感强,但墙纸存在易脱层、不耐擦洗以及存在接缝的问题,不利于广泛应用。
墙布一般以机织布为底布,并在底布上施以印花,也有以大提花织成。与墙纸相比,墙布因为不用拼接越来越受到欢迎。然而,传统的墙布所用纹样多为平面的几何图形和花卉图案,立体造型差,样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墙布的应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墙布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复合墙布,所述复合墙布包括基材层、表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表层之间的粘胶层,所述基材层的材料选自机织布与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层的材料为超细纤维布,所述超细纤维布中纤维的直径小于4.0μm,所述表层具有至少一个立体造型。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复合墙布,纤维直径小于4.0μm的超细纤维布作为表层,具有耐磨和质感好的优点;表层具有至少一个立体造型,丰富了墙布的样式;而上述材质的基材层能够提高复合墙布的强度。上述整体能够提高墙布的应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细纤维布中纤维的直径为0.8μm~4.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细纤维布的克重为30g/m2~200g/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选自水刺无纺布与纺粘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刺无纺布的克重为30g/m2~80g/m2;
所述纺粘无纺布的克重为20g/m2~55g/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墙布还包括位于表层上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TPU膜、水性丙烯酸树脂膜或者水性聚氨酯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克重为3g/m2~5g/m2。
一种复合墙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基材层、粘胶层与表层依次叠加并复合,之后在所述表层上进行轧花,以在所述表层上形成至少一个立体造型,得到复合墙布;所述复合墙布包括基材层、表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表层之间的粘胶层,所述基材层的材料选自机织布与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层的材料为超细纤维布,所述超细纤维布中纤维的直径小于4.0μm,所述表层具有至少一个立体造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复合墙布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得到的复合墙布具有耐磨和质感好的优点,样式丰富,强度高,应用性较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缘佑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缘佑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2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大豆分离蛋白聚集体制备类蛋黄酱乳液的方法
- 下一篇:近岸海藻打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