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口棘轮扳手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2679.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8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林;刘聪聪;王超;盛吉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3 | 代理人: | 刘竹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棘轮 扳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口棘轮扳手,包括:扳动头,所述扳动头具有卡入螺母或螺帽的开口腔,扳动头外部呈圆柱结构,其外周面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棘齿槽,所述棘齿槽的两个槽壁上均设有棘齿;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扳动头连接一端具有与所述棘齿槽形状配合的弧形盘,所述弧形盘的两盘面通过弹簧设置有突出于盘面的棘爪,该棘爪与所述扳动头的棘齿啮合。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能够在狭小拆装范围内实现对螺帽或螺母的连续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拆卸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口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车辆在制动油管安装及拆卸维修等场合,由于空间范围限制,现有开口扳手的拆装动作通常是a找卡位、b螺母旋转一定角度、c取出扳手、d扳手旋转角度、a找卡位,以此重复以将螺帽或螺母拧送或拧紧。在较小空间范围内,现有开口扳手无法实现对螺帽或螺母的连续转动,其适用范围窄,拆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口棘轮扳手,其结构简单,能够在狭小拆装范围内实现对螺帽或螺母的连续拆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口棘轮扳手,包括:
扳动头,所述扳动头具有卡入螺母或螺帽的开口腔,扳动头外部呈圆柱结构,其外周面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棘齿槽,所述棘齿槽的两个槽壁上均设有棘齿;
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扳动头连接一端具有与所述棘齿槽形状配合的弧形盘,所述弧形盘的两盘面通过弹簧设置有突出于盘面的棘爪,该棘爪与所述扳动头的棘齿啮合。
优选的,所述开口棘轮扳手设置有导向限位机构;
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扳动头棘齿槽槽壁的第一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盘盘面的第二限位凸起;
沿所述扳动头的径向,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棘齿内围;
沿所述弧形盘的径向,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棘爪内围;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棘齿槽槽底面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导向槽;
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导向槽周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对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形成径向限位。
优选的,所述扳动头由上扳动头和下扳动头对合固定组成,上扳动头和下扳动头之间形成所述棘齿槽。
优选的,所述把手由上把手和下把手对合固定组成,上把手的弧形盘与下把手的弧形盘之间形成棘爪安装腔,棘爪通过弹簧嵌入所述棘爪安装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扳动头与把手通过棘齿与棘爪啮合的方式驱动,由于扳动头棘齿为单向齿,当把手绕第一方向转动时,棘爪插入棘齿推动扳动头转动;当把手绕第二方向转动时,棘爪在扳动头棘齿划过,板动头不转动,把手复位。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开口棘轮扳手在拆装螺母或螺帽时,扳手转动到空间极限位置时,无需取下扳手,沿拆装相反方向复位把手即可继续实现对螺帽或螺帽的拆装。本发明能够在狭小拆装范围内实现对螺帽或螺母的连续拆装,拆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开口棘轮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开口棘轮扳手断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开口棘轮扳手工作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开口棘轮扳手工作第二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2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