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3428.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邓昊一;马兆利;邱梦怡;刘杰;秦英;杨海峰;陈加恩;宋雨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裴红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对称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包括定位框和定位轴;
所述定位框为圆柱体,包括配合段和第一检测段,所述第一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一孔中;
所述定位轴为中空的圆柱体,包括第二检测段和与所述第二检测段对应的内部腔体,所述第二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二孔中,所述配合段插入所述内部腔体中;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对称度检测部,并且所述定位框还包括与所述对称度检测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配合段上且正对待检测对称度的第三孔处,所述对称度检测部穿过所述第三孔中进入所述凹槽;
所述对称度检测部为锥销;
所述锥销为圆柱体,包括第三检测段和第三握持段,所述第三检测段穿过待检测对称度的第三孔中进入所述凹槽;
所述锥销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于所述第三检测段和所述第三握持段之间,起到过渡和限位作用;
采用所述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定位框和定位轴检测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
步骤2:如果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差,则不检测第三孔的对称度;如果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良好,则进行下列步骤3:
用锥销和定位框检测第三孔的对称度;
在进行所述用定位框和定位轴检测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之前包括对所述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进行校正,包括同轴度检测校正和对称度检测校正;
在对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进行校正之后、步骤1之前包括将定位框和第一孔进行试检,所述试检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将定位框的第一检测段插入需检验同轴度的第一孔中,调整定位框的角向位置,使定位框打印件号的平面朝上;
步骤II:测量定位框的第一检测段与第一握持段之间的台阶面与第一孔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如果测得的距离与设计距离相同,则确认定位框的插入深度与第一孔深度一致;如果测得的距离比设计距离大,则表明所述定位框不满足使用要求,不得将所述定位框用于后续的同轴度检测;
在将定位框和第一孔进行试检之后、步骤1之前包括将定位轴和第二孔进行试检,所述试检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II:在定位框满足检测要求的前提下,将定位轴的第二检测段插入需检验同轴度的第二孔中,测量定位轴的第二检测段与第二握持段之间的台阶面与第二孔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如果测得的距离与设计距离相同,则可确认定位轴的插入深度与第二孔深度一致;如果测得的距离大于设计距离,则表示定位轴未完全插入第二孔中,此时需抽出定位轴,并检查第二孔表面质量情况,确保孔内无阻碍定位轴插入的因素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包括第一握持段,所述配合段和所述第一握持段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框的两端,所述第一检测段位于所述配合段和所述第一握持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段、所述第一检测段和所述配合段的直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包括第二握持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段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段为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持段为手柄。
8.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用定位框和定位轴检测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
如果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差,则不检测第三孔的对称度;如果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良好,则进行下列步骤:
用锥销和定位框检测第三孔的对称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34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