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一体化动态线损管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3439.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7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郑高峰;韩学明;陈清萍;刘朋熙;李周;马俊杰;秦丹丹;蔡翔;肖家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换男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平台 一体化 动态 线损管控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一体化动态线损管控系统及方法,它属于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电网大数据质量差与信息共享偏低的问题。本发明利用配电网数据异常分析模块、ERP数据异常分析模块和运行数据质量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异常数据后,通过创建工单的形式通知提供异常数据的单位进行数据治理,以提升电网大数据的整体质量。然后各级单位之间可以通过知识共享模块进行经验以及数据的共享,提升了各级单位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能力。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电网大数据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一体化动态线损管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量的不断攀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手段的不断深入,数据对电网企业业务的驱动作用凸显,数据的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从电网企业数据来讲,纵向上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足,无法完全支撑建设、运检、财务等专业的业务,横向上跨专业、跨部门间存在一定壁垒,无法实现数据资源的协同利用。暴露出数据质量差与信息共享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电网大数据质量差与信息共享偏低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一体化动态线损管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一体化动态线损管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工单管理模块、配电网数据异常分析模块、ERP数据异常分析模块、运行数据质量模块和知识共享模块,其中:
所述配电网数据异常分析模块用于对接入的台户关系数据和站线变关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为异常的数据;
所述ERP数据异常分析模块用于对接入的资产数据和设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异常清单-设备资产对应率异常、异常清单-资产设备对应率异常、设备主数据合规率异常和资产主数据合规率异常的数据;
所述运行数据质量模块用于对接入的电能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输出电能表采集的异常数据;
所述工单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配电网数据异常分析模块、ERP数据异常分析模块和运行数据质量模块输出的数据进行工单创建,并将创建的工单发送给提供异常数据的单位进行处理;
所述知识共享模块用于各级单位之间进行经验和文档的共享。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一体化动态线损管控系统的管控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过程为:
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接入台户关系数据、站线变关系数据、资产数据、设备数据和电能表采集数据;
利用配电网数据异常分析模块对接入的台户关系数据和站线变关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为异常的数据;
利用ERP数据异常分析模块对接入的资产数据和设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异常清单-设备资产对应率异常、异常清单-资产设备对应率异常、设备主数据合规率异常和资产主数据合规率异常的数据;
利用运行数据质量模块对接入的电能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输出电能表采集的异常数据;
配电网数据异常分析模块、ERP数据异常分析模块和运行数据质量模块将输出的异常数据发送给工单管理模块,工单管理模块将异常信息反馈给提供异常数据的单位,由提供异常数据的单位进行数据整改;
各级单位之间通过知识共享模块进行经验和数据文档的共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3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鸡爪装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源认证匹配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