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指纹识别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3469.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7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1L27/32;H01L2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李远思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指纹识别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学指纹识别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识别结构包括显示区和感应区,感应区包括第二TFT、PIN光电二极管和电容器,第二TFT包括源极、漏极、有源区、第一金属部以及第二金属部;PIN光电二极管包括N型掺杂区、P型掺杂区、本征区、第三金属部、第四金属部,其中P型掺杂区与源极电连接;电容器包括第五金属部,作为电容器的第一极板,第五金属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金属部和第三金属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第二金属部和第三金属部作为电容器的第二极板。该光学指纹识别结构在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将PIN光电二极管横向设置,有效提高该结构的集成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识别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与身俱来的,是独一无二的,随着市场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成了电子产品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一功能被许多电子厂商所关注并应用在其电子产品中,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电子装置的指纹识别模组,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
目前,将光学指纹识别技术集成到显示面板中是未来的显示方向,可使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然而,现有技术的将光学指纹识别集成在显示面板中的技术的集成度和光学指纹识别的识别精度较低,常会发生无法正常识别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识别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识别结构,包括显示区和感应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的第一TFT;
由第一TFT驱动发光的发光器件;
所述感应区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的第二TFT、PIN光电二极管和电容器,
其中,
第二TFT包括源极、漏极、有源区、在漏极远离基板侧通过第一过孔与漏极电连接的第一金属部以及在源极远离基板侧通过第二过孔与源极电连接的第二金属部;
PIN光电二极管包括N型掺杂区、P型掺杂区、N型掺杂区和P型掺杂区之间的本征区、在P型掺杂区远离基板侧通过第三过孔与P型掺杂区电连接的第三金属部、在N型掺杂区远离基板侧通过第四过孔与N型掺杂区电连接的第四金属部,其中P型掺杂区与源极电连接;
电容器包括在第四金属部远离基板侧通过第五过孔与第四金属部电连接的第五金属部,作为电容器的第一极板,其中第五金属部朝第二TFT侧延伸,以使得第五金属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金属部和第三金属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第二金属部和第三金属部作为所述电容器的第二极板。
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光学指纹识别结构通过横向设置PIN光电二极管,第五金属部以及第二金属部和第三金属部分别形成电容器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使得经手指指纹反射的光线经过第五金属部入射到本征区中,在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不增加该光学指纹识别结构的整体厚度,从而利于光学指纹识别结构的轻薄化,有效提高该光学指纹识别结构的集成度;而且将PIN光电二极管横向设置,相比于常规的层叠设置的光电二极管,可在同一层上形成,简化该结构的形成工艺和该光学识别结构的复杂度,与常规的OLED结构的制备工艺的兼容性更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型掺杂区与源极通过第二金属部和第三金属部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型掺杂区与源极为同一区,所述第二过孔与第三过孔为同一过孔,所述第二金属部和第三金属部为同一金属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3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