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式高温空气加热器保温层隔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3493.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久芬;李四新;许晓斌;徐洋;茆青;孙启志;候峰伟;范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G01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高温 空气 加热器 保温 隔离 结构 | ||
1.一种连续式高温空气加热器保温层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结构被配置为包括:
在风洞内呈环形布置,以对流换热方式对风洞试验气体进行连续式加热的多个加热组件,各加热组件上分别设置两个电引出头;
设置在加热组件外围的保温层;
设置在保温层与加热组件之间,以对保温层位置进行限定的内壳体;
其中,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可供各电引出头上绝缘陶瓷穿出的多个引电腰孔;
各引电腰孔在空间上被配置为18个,且呈上下两层错开分布;
各引电腰孔上分别滑动设置有对保温层进行限定的盖板,各盖板上均设置有可供绝缘陶瓷穿出的第二引电孔;
各盖板在第二引电孔两侧分别设置有腰形槽;
各盖板通过穿过腰形槽的固定销或螺栓进而设置在内壳体上;
各引电腰孔从左向右的偏移长度被配置为与各孔处内壳体的热膨胀量一致;
其中,除最左边的引电腰孔以外,其它各引电腰孔从左向右的偏移长度范围被配置为在2.4~35.7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高温空气加热器保温层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保温层外部的外壳体,其上设置有与各引电腰孔同轴的第一引电孔;
其中,各孔的大小被配置为Φ80mm;
所述内壳体左端采用铰链固定于外壳体上,右端为热胀冷缩的自由伸缩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高温空气加热器保温层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电引出头还包括与绝缘陶瓷相配合的引电棒以及引电法兰;
其中,所述绝缘陶瓷的外径被配置为Φ3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高温空气加热器保温层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的销条或螺栓一端垂直焊接于内壳体上,所述销条或螺栓的直径小于腰形槽宽度,高度大于盖板的高度;
所述固定销或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大于腰形槽宽度的帽端,其外径被配置为大于腰形槽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高温空气加热器保温层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腰形槽的长度比与其对应的引电腰孔长度多10~20mm,各腰形槽的长度方向对称中心线与盖板长度方向对称中心线重合;
各盖板的宽度比其对应引电腰孔的宽度多10~20mm,盖板长度比其对应引电腰孔长度的2倍多20~30mm;
各第二引电孔的直径均比绝缘陶瓷外径多4~6mm。
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连续式高温空气加热器保温层隔离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热器将风洞内的空气温度加热到1173K,同时设定风洞的工作压力为12MPa,空气流量为44.4kg/s;
在内壳体因热膨胀向右端移动时,各绝缘陶瓷在各引电腰孔内伴随向右端移动,且各孔的移动量为各孔的热膨胀量相配合;
各绝缘陶瓷在各引电腰孔移动时,各盖板保持不动,进而通过盖板上的第二引电孔对各引电腰孔的与外连通的大小进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34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