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蒸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3641.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叶孔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青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07 | 分类号: | D04H3/007;D04H3/009;D04H3/011;D04H3/10;D01D5/11;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张建;周祥玉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蒸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蒸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固体吸附剂难以流动,所以需要切换不同设备才能实施吸附、脱附的问题,提供一种闪蒸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纺丝液,纺丝和尾气处理步骤,尾气处理包括将溶剂蒸发产生的溶剂蒸气通过风机输送至吸附塔下段,用于吸附溶剂蒸气的液体吸附剂由吸附塔上段喷淋并在吸附塔中发生与溶剂蒸气的混合,吸附完成后,液体由吸附塔底部排出,气体由吸附塔顶部排出。本发明以液体吸附剂与待吸收尾气逆向对流实现对尾气中的溶剂蒸气进行吸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固体吸附剂的方式使得整个工艺操作更加简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蒸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闪蒸纺丝,又称闪蒸法、闪纺法或急骤纺丝、瞬时溶剂挥发成网法,采用的不是熔融纺丝,而是采用干法纺丝技术。即将高聚物溶解在一定的溶剂中制成纺丝液,然后由喷丝孔喷出,由于溶剂的急剧挥发而使高聚物重新固化成纤维。闪蒸法采用的干法纺丝技术与普通的干法纺丝又有不同,主要体现在闪蒸工艺采用较低的纺丝液粘度,而以极高的压力和速度从喷丝孔中喷出。由于溶液的粘度低、流动性好,液态丝条在高速运动中固化形成极细的纤维丝条,最后被吸附在成网帘上直接形成纤网。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389288A公开了一种将聚合物溶解到溶剂中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两级串联溶解工段,第一级工段使用具有高剪切力的搅拌设备,第二级工段使用具有强对流混合作用的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聚合物高效地溶解在纺丝溶剂中,使出料的纺丝溶液更加均匀,有利于稳定纺丝;降低物料接触时间,减小设备体积,从而减小了物料持有量,降低了压力容器的风险值;降低物料在高温下的分解几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物料高温分解产生的污染物的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286790A公开了一种安全的溶液纺丝方法,其特点在于,在溶液纺丝过程中,控制纺丝箱体中混合气体的氧含量在18vol%以下。通过本申请的往纺丝箱体中通入不可燃气体以降低氧气含量的方法,杜绝了溶液纺丝过程中的爆炸风险,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降低对溶剂的要求,可以使溶液纺丝过程中对溶剂的选择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含卤素的烃类溶剂,还可以采用低闪点的仅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烃类溶剂(例如环戊烷和环己烷)。此外,本申请通过设置富VOC尾气处理系统8,能够有效地降低富VOC尾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含量,从而得到低VOC的氮气,以便于使纺丝箱体中的尾气可以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闪蒸法由于利用溶剂将聚合物进行溶解,因此在尾气含有溶剂,因此对于尾气的后处理就比较关键。现有技术中的尾气处理方式大都为利用活性炭等固体吸附剂进行低温吸附、高温脱附。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含溶剂尾气的回收方法及装置[申请号:200810140075.4],该发明专利包括将含溶剂尾气收集后先经循环水冷凝器冷凝回收部分溶剂后,尾气再用风机加压经过滤器除去杂质后送至吸附装置;在吸附装置内,吸附罐共三个并联工作,尾气进入吸附罐后,其中一个吸附罐进行吸附,另外两个吸附罐进行解吸附和干燥,定时切换,溶剂被活性炭吸附,尾气达标排空;吸附罐解吸附时,通入水蒸汽,水蒸汽穿过活性炭床层,将被吸附的溶剂解吸附出来,经冷却器去分层槽分层,底部溶剂去回收槽。
该发明即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处理尾气,但由于固体吸附剂难以流动,所以需要切换不同设备才能实施吸附、脱附,导致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以液体吸附的方法除去尾气的闪蒸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闪蒸无纺布,闪蒸无纺布的原料为聚合物。
在上述的闪蒸无纺布中,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甲醛、聚丙烯腈、聚酰胺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一种用于制备上述闪蒸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青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青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3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